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研究论文生产国

专家称,数量优先于质量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中国科学正在崛起:该国现在是第三大研究论文生产国,仅次于欧盟(EU)集团和美国。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今天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的产出在过去十年中激增。2001年至2011年间,中国科学家撰写的论文数量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5%,在全球研究论文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从3%上升至11%——即使欧盟28个国家和美国的总产量有所下降。

NSF 2014年版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的这一发现,是表明中国正在努力提高其在全球研发(R&D)份额的众多迹象之一。 这份报告长达600页,总结了科学和工程研究、教育、劳动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趋势。

2011年,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体共同占全球1.435万亿美元研发总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基于总投资额,这一份额高于美国在全球研发中的份额。根据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月份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在科学上的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略高于欧盟。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NSF统计学家马克·博鲁什(Mark Boroush)表示,这种上升威胁到美国作为全球科技领导者的地位,他是负责监督NSF的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指标报告的合著者。但博鲁什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科学领域的能力正在减弱。“这更多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一种追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国科学和创新专家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研究的产出在创新方面始终如一。过去二十年来,中国境外科学家引用的中国研究论文的份额有所下降,这表明中国增加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其境内使用。

根据一个考虑到每个国家论文产量的引文索引,只有韩国和台湾以预期速度引用了中国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美国仍然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生产国。“研究创造力的重心仍然在西方,”西蒙说。

西蒙说,为了让中国真正与美国竞争,就需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并消除一种不鼓励冒险的文化——他补充说,中国领导层明白这一点。“这只是意味着,追赶的时期会比出版物快速增长所暗示的要慢一些,”他说。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 这篇文章于2014年2月6日首次发表

Jessica Morrison is a graduate stud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She will be interning at the Chicago Tribune this summer as a 2012 AAAS Mass Media Fellow. You can get a snapshot of her appreciation for communication, yoga, and uranium on Twitter (@ihearttheroad), G+, and at her blog I Heart the Road

More by Jessica Morrison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