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力于保护南极洲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的国际会议再次陷入僵局。
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CAMLR)的成员——该委员会是《南极条约体系》的一部分——连续第六年未能就脆弱的南大洋中任何新的海洋保护区达成一致意见。
尽管 CCAMLR 的大多数成员国都表示支持。今年,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俄罗斯——拒绝支持新的海洋保护区(MPA)。在其他近年,也是这两个成员国阻止了类似的提案。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继续提供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这是南极条约体系中,仅由一两个成员国引发僵局的最新例证。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的一部分。专家表示,一些国家(最常见的是中国或俄罗斯)越来越多地使用“虚假的科学”和其他不诚实的论据,作为阻止大多数其他成员支持的保护措施的理由。
动机并不总是明确的。但这可能与在整个南大洋扩大渔业和其他经济机会的日益增长的兴趣有关。
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和南极研究所的兼职教授、澳大利亚南极部门前负责人和澳大利亚前 CCAMLR 委员托尼·普雷斯说:“这是科学的奇怪政治化。”
在最近于 11 月 4 日结束的 CCAMLR 会议上,一些成员国对政治操纵阻碍委员会的客观目的表示担忧。
美国代表团在开幕词中表示:“CCAMLR 所要求的合作和公开协作一直是它的优势。”“但坦率地说,它现在正在阻碍进展。那些优先考虑自身需求的国家已经削弱了我们实现本机构所依据的共同保护目标的能力。”
近年来,此类僵局包括就南极洲周围某些渔业的捕捞量限制以及对帝企鹅等物种的新保护措施存在分歧。
关于新的 MPA 的僵局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例子。
CCAMLR 于 1982 年根据《南极条约体系》建立,负责保护南极洲的海洋生物并可持续地管理其渔业。它的职责包括有权在南大洋划定海洋保护区。
2002 年,委员会承诺在南极洲周围建立一个 MPA 网络。然而,20 年后,它仅成功实施了两个——2009 年在南奥克尼群岛附近建立了一个 MPA,2016 年在罗斯海建立了另一个 MPA。
在今年的会议上提出了三个新的 MPA 提案——一个在南极半岛周围,一个在威德尔海,第三个在东南极洲海岸附近。这些提案的版本已经摆在桌面上多年,并且几乎所有 CCAMLR 成员都支持这些提案,并认为它们是基于现有最好的科学依据的,根据今年会议的官方报告。
但是,《南极条约》的程序是按照共识体系运作的,这意味着只有在所有缔约方都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决定。而中国和俄罗斯未能为这三项提案中的任何一项提供必要的支持。
两国都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部分原因,他们表示担心 MPA 无法解决气候变化对南极洲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全部威胁。
但南极和南大洋联盟的高级顾问里卡多·鲁拉说,MPA 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对气候变化的担忧。该联盟是一个具有官方观察员地位并在《南极条约体系》内参加会议的保护组织。
MPA 为海洋生物提供特殊的避难所,减少过度捕捞、污染和其他干扰造成的威胁。在此过程中,它们可以帮助支持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物种,或者至少帮助它们免受其他因素引发的进一步衰退。
鲁拉说:“南极洲的 MPA 所起的作用是创造恢复力。”
中国还表示,东南极洲 MPA 提案建立在早在八年前汇编的科学证据之上,这表明委员会应考虑更新的数据。然而,其他成员国指出,之所以过去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中国和俄罗斯年复一年地阻止了 MPA 提案。
鲁拉说,这种论点“如果不是如此令人沮丧,那将是很有趣的”。
“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不仅仅是 MPA 引起了争议。
俄罗斯还一再阻止为南乔治亚岛附近的巴塔哥尼亚牙鱼(也称为智利鲈鱼)设定捕捞量限制的努力,反对用于制定提案的某些方法。大多数其他成员都支持拟议的限制,并认为这些限制是基于现有最好的科学依据的。
在最近一次 CCAMLR 会议上,一些成员国发表声明,对这一问题表示沮丧。
根据 CCAMLR 官方会议报告,美国代表团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无法找到任何理由解释俄罗斯为何继续无视新的数据和分析,这些数据和分析反驳了它的假设,而只是得出结论,即俄罗斯的做法旨在制造不满并粉碎我们许多人在 CCAMLR 中共享的合作精神。”
CCAMLR 科学委员会的成员还表示,俄罗斯已表明“没有可以改变其立场的科学可以呈现”,该报告指出。
这个问题已经产生了一些连锁反应。美联社首次报道,英国今年早些时候在没有获得 CCAMLR 批准的捕捞量限制的情况下,悄悄为该地区颁发了自己的捕鱼许可证。反过来,美国已表示可能会禁止进口在南乔治亚岛附近捕获的鲈鱼。
前澳大利亚 CCAMLR 专员普雷斯说,这个问题突显了委员会内部争端造成的“连锁效应”的危险。
他说:“俄罗斯缺乏参与,无法在真正虚假的论据基础上就此达成共识,这开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不仅仅是 CCAMLR 面临着此类与科学相关的争端。它们现在正在蔓延到其他南极条约会议。
在 6 月初结束的年度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数十个国家支持一项提案,根据《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给予帝企鹅特殊保护地位。
研究表明,随着地球持续变暖,帝企鹅的数量将会下降。科学家表示,新的保护措施可以帮助保护该物种免受其他干扰,例如旅游业和污染,这可能会刺激更快的损失。
这一举动被一个国家——中国(气候线,6 月 17 日)阻止了。
中国表示,将帝企鹅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的科学可能是不确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一位自称动物学家和博主的苏珊·克罗克福德撰写的两篇文章,她通过全球变暖政策基金会发表了许多文章,该基金会是一个保守的智库,以挑战气候变化科学而闻名。
普雷斯说,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反向思维。但他表示,中国和俄罗斯都可能对避免“任何会在海洋环境中限制他们未来选择的立法”感兴趣。
目前,大多数潜在的选择都涉及南极渔业。
自 1998 年以来,根据《南极条约》的一项环境议定书,禁止在南极洲采矿。该议定书在 2048 年之前不可更改,届时《南极条约》的成员可以要求进行审查。然后,缔约方可以在理论上决定推翻采矿禁令。
这一结果的可能性尚待商榷——普雷斯自己认为,可能很难实现。他还补充说,未来采矿机会的微小可能性可能是今天讨论的一个因素。
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ASOS 顾问鲁拉说:“没有人谈论要改变共识方法。”“但是,必须有办法促进共识进程并确保达成共识。”
普雷斯指出,在出现严重分歧时,各国可以使用某些国际争端条款。2010 年,澳大利亚就日本的南极捕鲸活动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于 2014 年判决日本败诉。
否则,他说,“协调一致的高级别外交活动”可能是最好的策略。
普雷斯补充说,避免未来在南极洲保护方面的争端并保护其宝贵的资源至关重要。
他说:“气候变化是对南极洲的最大威胁。从全球来看,南极洲在未来对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解决这种科学政治化以及使用虚假的科学来阻止共识是一个主要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经 POLITICO, LLC 许可,转载自 E&E 新闻。版权所有 2022。E&E 新闻为能源和环境专业人士提供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