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能预测他人的需求,但大型猿类不能

新的跨物种研究表明,心智理论是将人类与猿类区分开来的一件事

macro shot of young half-asian half-white boy's eye with dramatic lighting

你是否曾经在你重要的另一半拿起菜单之前就猜到他们会在餐厅点什么菜?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已经参与了一种行为,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人类独有的”。

在今天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中,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儿有能力预测他人的食物偏好——但非人类的大型猿类没有。“这是一个关于社会认知的问题,”朴茨茅斯大学的比较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该研究的合著者朱莉安·卡明斯基说。“我们基本上是在询问关于心智理论的问题。”

“心智理论”指的是个体理解他人拥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思想和愿望的能力。关于心智理论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还是包括我们最亲近的灵长类亲属在内的其他物种也拥有的能力,一直存在着长期的争论。最近,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儿童最初是如何发展心智理论的,以及一个人成长的文化背景是否会改变这一基准。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为了探究这两个问题,卡明斯基和她的合著者招募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71名儿童:萨摩亚、纳米比亚和德国。他们还追踪了25只圈养的大型猿类,代表了与人类最密切相关的四个物种:倭黑猩猩、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两组进行了测试,测试涉及三种食物选择,研究小组将这些食物从最受欢迎到最不受欢迎进行了排序。与以往的心智理论研究不同,研究人员设计的测试是非语言参与的,允许猿类执行与儿童相同的任务。

首先,他们让儿童与成年志愿者对抗。成年参与者被指示表达对儿童最喜欢的食物(在本例中为巧克力)的偏好,然后在另一轮中,表达对儿童最不喜欢的食物(番茄干)的偏好。当成年人表达对番茄的渴望时,孩子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巧克力。但是,当成年人表达对糖果的偏好时,孩子们几乎一致选择了他们的第二选择(饼干),以便成年人可以享用甜食——而孩子们可以确定至少获得一些奖励,同时避免可怕的番茄。这种模式在三种文化背景中都成立。

然而,大型猿类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礼貌。当研究人员对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进行了类似的食物偏好测试时,他们发现灵长类动物没有将人类志愿者的愿望考虑在内。无论人类参与者的偏好如何,大多数大型猿类都选择了他们喜欢的食物(香蕉或意大利面),而不是他们最不喜欢的食物(萝卜)。少数猿类选择不选择,但没有猿类选择令人厌恶的食物。

在研究作者看来,这清楚地表明,心智理论在不同人类文化中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发展,并且在猿类中仍然缺失。“这显然证实了理解他人在想什么是人类特性的观点,”卡明斯基说。

然而,一些研究人员对这是否真的能反驳猿类具备换位思考能力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假设‘心智理论’指的是一个单一的结构是错误的,”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行为心理学家亨利·施林格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自从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以来,它就被用来指代广泛的行为和倾向,包括表达同情、预测意外结果和解析细微句子的能力。仅仅因为黑猩猩不想与人类分享食物,并不意味着它不能对其群体成员产生共情。

更重要的是,施林格希望看到研究人员将测试应用于更年幼的、语言能力尚未发展的儿童。研究中所有的孩子都在五到十一岁之间。到那时,他们已经获得了远远超过任何猿类的语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施林格认为该论文的跨文化和跨物种比较很有价值。“我认为这绝对是这项研究的一个优点,”他说。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心智理论研究倾向于关注来自西方国家的儿童,尤其是美国。因此,美国的儿童发展被视为普遍现象——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通过更广泛地跨文化观察,卡明斯基和她的团队帮助确立了孩子们预测他人选择不仅仅是“西方”的事情——而是人类共有的。卡明斯基希望未来其他研究人员将调查心智理论如何在来自更广泛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儿童中发展。“我认为那将非常棒,”她说。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