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记录以来,气候迫使的移民已经重塑了文明。四千年前,迦南的长期干旱和由此造成的饥荒驱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前往埃及,为摩西领导的著名出埃及记奠定了基础。三千年后,长期的干旱和缺乏牧场帮助蒙古军队从亚洲中部向西推进到欧洲,许多人在那里定居并通婚。而在20世纪,美国的沙尘暴是一场由干旱引发并因糟糕的土地管理政策而加剧的生态灾难,导致350万人从中西部地区流离失所。
今天,这个古老的故事有了一个新的转折。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快速气候变化为标志的时代。预计的变化包括更高的降雨变率、更频繁的极端事件(如干旱和洪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以及长期温度和降水变化——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深刻地扰乱供应我们基本需求的生态系统。在我们人口更加稠密的世界中,人们可能会被迫离开家园,人数之多前所未有。
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受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低洼岛屿国家的困境上。在某些情况下,世界上38个小岛屿国家中的许多国家可能会在本世纪末消失。然而,这些国家的居民面临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仅在印度,海平面上升一米就将导致4000万人流离失所。不幸的是,沿海洪水远非南亚地区唯一与气候相关的挑战。哥伦比亚大学的亚瑟·M·格林和安德鲁·罗伯逊开发的模型表明,季风降雨总量将增加,但降雨频率将减少,这意味着更强烈的降雨将在更少的天数内发生。河流流量季节性的变化(随着冬季积雪减少和冰川萎缩)将影响数亿亚洲农村居民的农业生计,以及同样数量的亚洲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虽然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了解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全部影响,但与气候相关的灾难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自 1980 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了 42%,其中与气候相关的灾害百分比从 50% 上升到 82%。*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和境内流离失所监测中心估计,2008 年,与气候相关的灾害导致 2000 万人流离失所,是暴力冲突造成的流离失所人数的四倍多。
因此,气候变化引发的被迫移民和流离失所势必成为国际社会未来几十年面临的决定性且可能不堪重负的人道主义挑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考察已开始在世界三个地区引发此类运动的因素,来展望未来。首先,我们考虑莫桑比克,在那里,灾难性洪水和周期性干旱的结合使农村人口陷入困境。接下来,我们考察湄公河三角洲。长期以来,洪水一直是那里生活节奏的一部分,但近年来的规模已超过历史先例,该国正面临预计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生产性土地的灾难性损失。最后,我们以墨西哥和中美洲为例,那里的热带风暴和飓风已导致数千人流离失所,干旱也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危险。
试图预测未来移民的精确规模、方向和时间将是愚蠢的,因此我们将避免这样做。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这些案例研究,我们可以促使对大规模移民可能发生的地方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国际和区域计划,以帮助那些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
我们在以下故事中提供的证据来自欧盟的环境变化和被迫移民情景项目 (EACH-FOR),这是一项关于环境诱发移民的全球研究,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 (CIESIN) 进行的一项绘图练习。
我们要感谢 CIESIN 的 Susana Adamo 和 Tricia Chai-Onn 以及 EACH-FOR 案例研究作者 Mark Stal、Olivia Dun 和 Stefan Alscher 的贡献。
莫桑比克:双重打击
莫桑比克,一个面积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和蒙大拿州加起来的国家,位于非洲东海岸,北部与坦桑尼亚接壤,南部与南非接壤。该国经历了因社会主义历史和 1992 年结束的 16 年内战而引发的移民和政府资助的重新安置,内战期间有 500 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在战争结束后的四年里,超过 170 万莫桑比克人从马拉维、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南非和坦桑尼亚返回。
虽然内战已经结束,但莫桑比克现在正遭受新的危机。在 2000 年、2001 年和 2007 年,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流域的灾难性洪水导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仅 2007 年的洪水就导致 10 多万人流离失所,其中一半被疏散到临时“住宿中心”。2007 年,在早些时候的洪水消退后,法维奥飓风再次导致赞比西河决堤。在那次事件中,受灾民众失去了家园和生计,以及获得医疗设施、卫生设施和安全饮用水的机会。鉴于许多人的有限资产已被完全冲走,这种双重和三重打击极大地阻碍了社区的恢复能力。
在 2001 年洪水过后,政府鼓励居民永久迁离危险的洪泛区,为此提供激励措施,例如在以工代赈计划中提供基础设施。作为交换砖块的回报,政府承诺支付其他建筑材料费用并提供技术施工援助。在 EACH-FOR 的马克·斯塔尔进行的采访中,居住在安置中心的流离失所者表示,在过去十年之前,社区会定期迁出洪泛区以躲避洪水,但他们从未考虑过永久搬迁。
莫桑比克的苦涩讽刺之处在于,该国可能会同时遭受干旱和洪水的袭击——正如 2007 年发生的那样,当时该国南部遭受干旱,而北部更远的赞比西河却泛滥成灾。气候模型表明,北部地区的降雨量可能会增加,而莫桑比克南部地区的降雨量可能会减少。影响麻烦程度的关键因素将是降雨的间隔和强度;进一步的加强只会导致本十年反复发生的灾难性洪水继续发生。不幸的是,气候学家预测本世纪的变率甚至更大,气候将在干旱和洪水极端之间摇摆不定,使莫桑比克等国家任由越来越不可预测的天气模式摆布。
重新安置的人们仍然严重依赖政府和国际援助,因为他们重新安置的地区通常缺乏学校和医疗诊所等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频繁的作物歉收仍然是常态。专家和受访者表示,如果没有外部人道主义援助,人们可能需要迁移更远的距离或跨越国界。主要目的地很可能是马普托(莫桑比克的首都)和南非,因为其他城市和邻国的经济前景远没有那么光明。
湄公河三角洲:海平面上升
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南部分居住着 1800 万人,占越南人口的 22%。它占越南耕地面积的 40%,占该国 GDP 的四分之一以上。它的居民种植了越南一半以上的稻米,生产了 60% 的鱼虾捕捞量,收获了 80% 的水果作物。
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威胁。根据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进行的绘图练习,海平面上升一米可能导致三角洲地区超过 700 万居民流离失所,海平面上升两米将使这一数字增加一倍,达到 1400 万,即三角洲地区 50% 的居民。在那个高度,即使是胡志明市的部分地区也将被淹没。(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本世纪海平面上升两米超出了通常认为的可能性,但突发的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临界点”,格陵兰岛和西南极洲陆基冰川的融化速度将比目前预期的快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海平面上升两米可能会在 2100 年发生。)
长期以来,洪水在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直延伸到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人们与洪水周期共存并依赖洪水周期,但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半米到三米的洪水深度被认为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正常洪水状态的一部分。越南三角洲居民将这些称为“好洪水”。更高的洪水挑战了居民的应对能力,并且常常对当地生计产生可怕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超过四米标记的洪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EACH-FOR 的奥利维亚·邓对来自柬埔寨金边的三角洲移民进行了采访,其中一位移民指出,“洪水有时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来到这里寻找另一种生计。” 另一位说,“我家有庄稼地,但近年来洪水发生非常频繁,所以庄稼不稳定。”
因此,气候变化与现有的自然灾害以及越南和上游国家快速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相结合,使越南的自然资源和依赖这些资源的人们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面对环境压力,湄公河三角洲的人们以各种方式适应。那些通过移民来应对的人通常更喜欢迁移到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
就越南政府而言,它有一个名为“与洪水共存”的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各机构正在鼓励稻农转向水产养殖——在封闭的池塘中养殖海鲜,如虾和小鱼。在湄公河干流安江省,该计划也在将人们从河边迁走。到 2020 年,该省近 20,000 户无地贫困家庭已被列为搬迁目标。计划搬迁的人通常是无地的,如果房屋因洪水或山体滑坡而倒塌,他们无处可去,而且太穷而无法搬到城市地区。对于这些人来说,社会网络——与家人、朋友和雇主的关系网络——为他们的生计提供了必要的联系,因为大多数人依赖日常劳动就业。虽然计划中的“住宅区”通常在难民以前的家园一英里范围内,但重新安置可能会撕裂社会结构。
墨西哥和中美洲:致命的风暴,严重的干旱
墨西哥和中美洲是近 1000 万农民的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勉强通过在陡峭的山坡上种植传统主食(玉米、豆类和南瓜)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与任何地方的农民一样,他们依赖适度的降雨量。太少,他们的植物就会枯萎死亡;一次性太多,土壤就会冲入沟壑,带走作物和他们的生计。
有时干旱和风暴可能会在同一年袭击。例如,2001 年 7 月,洪都拉斯遭受干旱,影响了 25 万人。几个月后,一场热带风暴淹没了乡村。
许多农民已经发现他们的生计过于不稳定并向北迁移;前往美国的大部分移民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贫困的农村地区。土壤枯竭、森林砍伐和失业是推动移民的因素——以及“北方”(El Norte)更高工资的吸引力——但气候因素加剧了困境。在墨西哥中部的特拉斯卡拉,EACH-FOR 的斯特凡·阿尔舍发现,1990 年代的市场自由化和降雨量减少导致农场收入下降,迫使一些人离开。在一次采访中,一位农民将移民描述为最后的手段:“我的祖父、父亲和我都在这些土地上工作过。但时代变了……现在雨来得晚了,所以我们的产量减少了。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离开[去美国],至少暂时离开。”
据预测,气候变化将导致特拉斯卡拉的降雨径流减少 10% 至 20%。与该地区其他地区相比,特拉斯卡拉的情况可能还算好的。该地区的大部分灌溉发生在沿海平原,例如哈利斯科州和锡那罗亚州——主要的农业州,加起来占该国农业 GDP 的近 18%。但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数据,到 2080 年,这些州的水资源可用量可能会减少 25% 至 50%,这一变化可能会摧毁该地区的生产力。
干旱并不是该地区唯一的担忧。气候学家预测,在未来一个世纪,中美洲和墨西哥将更频繁地遭受强热带风暴的袭击。过去的经验为了解未来做好了准备。1998 年,米奇飓风是 200 多年来大西洋上最致命的风暴,在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造成 11,000 多人死亡,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2007 年,热带风暴诺埃尔淹没了塔巴斯科州高达 80% 的地区,导致约 50 万人流离失所。过去,自然灾害引发的人口流离失所通常是地方性和短期的,但更频繁的极端事件很可能会诱使一些人放弃并永久迁移。
解决方案是难以捉摸的。在农业地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季节性移民作为一种应对策略。认识到未来大部分移民(如过去的移民)很可能流向美国和加拿大,那里的政策制定者不妨考虑在干旱或洪水等气候灾害发生后发放临时工作签证。移民寄回家的钱可以帮助当地经济更快地复苏,并帮助个体家庭更好地承受灾难。至于长期而言,区域规划者将需要为依赖雨养农业的农民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和替代生计。
我们能做什么?
气候变化迫使的移民很可能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人道主义挑战。当人们被迫迁移时——无论是由于海平面上升还是极端事件——国际社会都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迁移有序和平,人权得到尊重,受影响者在他们的未来中拥有发言权。我们现在必须采取行动,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我们敦促国际社会追求以下目标
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安全水平。
投资于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大规模移民可能性的灾害风险管理。
承认某些移民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并制定国家和国际适应战略。
建立具有约束力的承诺,以确保适应资金到达最需要它的人手中。
加强国际机构,以保护因气候变化而流离失所者的权利。
*勘误表:这句话包含一个错误。它应该读作:“自 1980 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与气候相关的灾难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