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为今年11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下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做准备之际,有证据表明,现有全球气候协议的基石——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存在严重缺陷。
长期以来,批评人士一直质疑《京都议定书》下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有效性。该机制允许富裕国家通过投资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友好型项目(如水电和风电场)来抵消其部分碳排放。经过验证的项目可获得核证减排量(CER)——碳信用,这些碳信用可以买卖,并计入富裕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
但维基解密网站上个月公布的一份外交电报显示,印度的大部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不应该获得认证,因为这些项目并没有实现超出没有外国投资情况下所能实现的减排量。印度官员显然至少两年前就知道了这个问题。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监督组织CDM Watch的项目主管伊娃·菲尔兹莫泽说:“泄露的信息证实了我们的观点,即目前的清洁发展机制基本上是一场闹剧。”她说,这些披露的信息表明,数百万吨声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纯属虚幻,并可能对碳交易的原则产生怀疑。“面对这些评论,难怪美国退出了排放交易,”菲尔兹莫泽说。
这份电报于2008年7月16日发出,由美国驻印度孟买领事馆发给美国国务卿,总结了领事馆和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代表,以及印度官员和大型印度公司的高管之间关于清洁发展机制的讨论。当时,已有346个印度项目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注册。如今,已有720多个印度项目获得批准,并获得了约1.2亿吨的碳信用,这占自2005年以来发行的7.5亿吨碳信用中的很大一部分(见“清理”)。
然而,根据会议上的讨论证据,印度的大部分碳抵消项目未能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设定的清洁发展机制要求。电报还将联合国的验证和注册过程描述为“武断”。
印度当局也在这份电报中受到了批评。所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都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验证,然后由一家经认可的公司进行独立验证。但电报援引时任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新德里印度清洁发展机制管理局秘书长R. K. Sethi的话说,该管理局只是“采纳项目开发商的说法,以清除额外性的障碍”。
伦敦大学学院的气候学家马克·马斯林说:“这不会使碳交易无效,但它确实表明清洁发展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在印度和中国,要使碳交易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多个治理层级根本不存在。”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全球碳市场负责人兼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主席马丁·赫西恩表示,电报中的批评言论可以追溯到“人们对清洁发展机制的问题抱怨很多”的时期。关于特定项目是否减少净排放的争议仍然很常见,他说。但自2008年以来,该委员会一直遵循更严格的指导方针,以验证项目的资格并提高该计划的整体效率。
他说:“清洁发展机制比这些言论所暗示的更加透明和可预测。” “我们拒绝了许多印度和中国的项目,因为它们未能达到要求的标准,而事实上,我们经常收到项目验证变得过于严格的消息。”
其他人则认为,规则仍然不够严格。在某些情况下,清洁发展机制实际上可能鼓励发展中国家生产制冷剂化学品HFC-23,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温室气体(M. Wara,《自然》 445,595–596;2007)。批评人士要求对被发现疏于监督的验证公司处以更严厉的制裁,同时制定更明确的利益冲突政策,并对哪些项目符合额外的清洁发展项目资格制定更严格的规则。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环保运动组织“国际河流”现在呼吁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拒绝印度喜马偕尔邦的412兆瓦兰普尔水电项目,该项目正在等待清洁发展机制的批准。该组织表示,该项目可能在2012年至2022年间获得约1500万个碳信用,为总部位于西姆拉的开发商Satluj Jal Vidyut Nigam Limited带来估计1.5亿美元的意外之财。但总部位于德里的南亚大坝、河流和人民网络主任希曼舒·塔卡尔说,该项目的融资决定早在清洁发展机制成立之前就已做出,这显然使其申请无效。
该公司坚持认为该项目符合清洁发展机制的资格,并表示印度政府在2007年批准了该项目的投资提案,当时清洁发展机制已经到位。《自然》杂志付印时,本周在厄瓜多尔基多举行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尚未决定是否批准兰普尔项目。
尽管存在争议,但欧盟似乎决心继续其强制性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被它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毫无疑问,这一目标的紧迫性:根据欧盟委员会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自1990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5%,在2010年达到330亿吨的历史新高。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方式是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本文经《自然》杂志许可转载。它于2011年9月27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