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州迪士尼动物王国动物行为研究员Hani Freeman解答:
证据表明,一些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可以是内向的或外向的。在人类中,内向者倾向于花更多时间独处,专注于自己的想法,而花更少时间参与群体活动,而外向者通常善于交际,喜欢与同伴互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表现出这些特质。
最近的研究已经在大型猿类中发现了外向/内向性格,包括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表现出更多独处和内敛行为的黑猩猩被认为更内向,而那些更爱玩耍和互动的黑猩猩则属于外向型。在猴子物种中也发现了外向/内向行为,例如社交性。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重要的是要注意,我们在解读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行为的能力方面是有限的。猿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与人类交流,但总的来说,它们无法告诉我们它们的感受,至少无法达到人类的程度。
经常与猿类互动的护理人员对猿类在外向/内向连续体中的位置提供了最佳印象。在美国各地动物园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诸如友善等特定特征进行了 1 到 5 的评分。护理人员归类为内向型的大猩猩与同伴的互动也比外向型大猩猩少。为了消除潜在的偏见,独立的行为专家研究了这些大猩猩的特征,并证实了护理人员的这些发现。
尽管当前的研究表明,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内向和外向方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但关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性格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例如,我们只是最近才开始了解内向的优势。在人类中,与外向者相比,内向者往往是更好的观察者和倾听者。然而,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研究人员尚未发现内向的优势。科学家们希望,未来的工作将更深入地研究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这些性格特征——它们是如何进化的以及为什么它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