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下方。在小鼠身上,并且希望在人类身上也是如此,这个穴位可能是控制伴随全身感染的、通常是致命的炎症反应的关键入口。在美国,脓毒症每年导致多达 25 万人死亡,约占总死亡人数的 9%。抗生素可以控制与脓毒症相关的感染,但目前尚无药物获得 FDA 批准用于对抗失控的免疫反应。
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于 2 月 23 日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在线报告称,用通过针灸针的电流刺激足三里穴,激活了小鼠体内的两条神经通路,从而产生了一种生物化学物质,该物质平息了小鼠体内诱导的脓毒症样炎症反应。(《大众科学·精神》是自然出版集团的一部分。)
这项发现也涉及墨西哥城国家医学中心 Siglo XXI 和其他机构的合作,它提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源自替代医学的知识可能为发现新的神经通路提供一种手段,这些通路可以调节从类风湿性关节炎到克罗恩病等多种免疫疾病。如果未来的研究取得类似的结果,针灸可能会被整合到新兴的生物电子医学领域(也称为电疗药物)中,该领域正引起学术界和制药公司的浓厚兴趣。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来自针灸的线索
路易斯·乌略亚 (Luis Ulloa) 领导了罗格斯大学免疫与炎症中心的研究,他花费了 10 多年的时间研究神经信号如何控制免疫功能。在一位墨西哥同事的建议下,他意识到值得测试一下针灸是否可以帮助发现一些人们梦寐以求的神经免疫通路。
乌略亚和他的团队使用电针刺激 20 只暴露于来自细菌外膜的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小鼠的足三里穴,产生模仿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另外 20 只啮齿动物接受了“假”电针,其中刺激了非穴位。第一组中一半的小鼠存活下来,而所有接受假治疗的啮齿动物都死亡了。在两组暴露于肠道微生物混合物的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存活率差异。
研究人员随后开始分析所涉及的神经和器官。他们追踪了一条通路,该通路始于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离足三里穴不远,该分支将信号传递到脊髓,然后传递到大脑。一旦在那里处理,它就被发送到迷走神经,最终到达肾上腺,肾上腺产生关键的抗炎剂、神经递质多巴胺。乌略亚的团队着手通过独立切除关键神经的部分和整个肾上腺来证实这种生物布线图的各个部分。切除这个新发现的神经免疫回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消除电针的抗炎作用。
研究人员还成功地通过使用一种名为非诺多泮 (Corlopam) 的药物来抑制炎症,该药物在手术切除腺体的小鼠中充当肾上腺产生的多巴胺的替代品。手头有药物可能至关重要,因为许多脓毒症患者的肾上腺功能不佳,这使得他们不适合接受针灸治疗。
罗格斯大学关于针灸的研究可能是一种相对无创的方式,用于进行神经免疫刺激和研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数百个[神经免疫]回路尚未被绘制出来,其中一些可能与穴位相对应,”长岛费恩斯坦医学研究所的凯文·特雷西说,他是生物电子医学的先驱之一。
特雷西是乌略亚的前同事,他补充说,罗格斯小组的这项研究等研究可能有助于建立一种生理机制来解释针灸为何可能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发挥作用。特雷西自己的研究促成了在加利福尼亚州瓦伦西亚成立一家名为 SetPoint Medical 的公司,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可植入设备,以激活单独的神经免疫通路来治疗炎症性疾病。
测试古代疗法
针灸仍然受到医学界各个领域的批评家的批评。一些针灸支持者认为脓毒症研究是西方医学最终迟来的祝福,认可了数千年来已被接受的疗法。与此同时,替代医学的怀疑论者批评任何对针灸的调查,认为这是将有限的研究资金浪费在一种民间疗法上,而这种疗法永远不会找到坚实的科学基础。
新英格兰怀疑论者协会主席史蒂文·诺维拉 (Steven Novella) 将脓毒症研究描述为仅仅表明神经对电流的应用做出反应。“在我看来,电针本身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他说。“它只是电刺激。通过‘针灸针’进行刺激毫无意义——它只是一根细针。没有任何东西使它成为针灸针。并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穴位存在。”
就乌略亚而言,他无意试图根据中医对针灸如何运作的解释来确定生命能量或气是否正在通过人体的“经络”流动。事实上,他同意诺维拉关于神经刺激的论点。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使用牙签以类似于电针出现之前几个世纪以来针灸针的插入方式探测足三里穴时,没有抗炎作用。
作为神经免疫通路的探寻者,乌略亚坚持认为他对在其研究中探索穴位的兴趣并未减退。“绝大多数穴位——人类描述的 361 个穴位中的 360 个——都位于主要神经附近,这绝非巧合,”乌略亚说。在他的研究中,足三里穴直接导致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复杂的神经免疫回路之一的发现。“我们认为,穴位可能在更有效地刺激神经元网络方面具有优势,而不是测试数百万个潜在的点,”他说。
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针灸论文发表几天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草药丹参的成分(另一种来自中国传统医药药典的传承)也被证明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撰写该论文的来自著名机构的研究人员正在走与乌略亚及其团队相同的道路,试图测试一种古代疗法是否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了一些生物效应或治疗潜力,这些效应或潜力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严格的测试方案。
在这两份报告中,作者都遵循了顶级期刊编辑、文章审稿人以及怀疑论者自己认可的循证医学的要求。这种类型的研究肯定会更多地是例外而不是规则。这些相同的期刊永远不会发表关于风水和顺势疗法的文章——而且它们页面上的针灸条目仍然相对稀少。但是,如果研究针灸或草药的科学家能够跨越科学界设定的高门槛,那又有什么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