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已经够让人望而生畏了。但在术后几个月,身体的免疫系统有时会攻击捐赠器官,这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为了检查炎症(器官排斥的迹象),医生必须从接受者的新心脏上切下一小片组织进行分析——通常在第一年要进行大约16次。“手术过程中存在损伤风险,而且结果远非可靠,但[这种]活组织检查是目前的金标准,”斯坦福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员汉娜·瓦伦丁说。
但一项新的基于DNA的血液检测可以为医生争取关键时间,以预防移植心脏的突发性早期排斥。根据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这将使所需的侵入性活组织检查次数减少约80%。
在这项研究的每次移植中,共同作者瓦伦丁和她的同事使用血液样本来识别心脏捐赠者和接受者之间细微的基因差异。移植后,研究人员测量了接受者血浆中供体来源DNA的百分比。来自移植心脏的受损或垂死细胞比健康细胞释放更多的供体DNA片段,因此较高数量的供体DNA意味着较高的排斥风险。通过早期预警,医生可以开始药物治疗以扭转局面。该研究分析了171名近期移植接受者的血液样本,发现当检测到的DNA中超过0.25%来自供体时,很可能发生排斥反应。该检测提供了比组织活检更清晰的信号,并更早地发现了排斥迹象。它还揭示了一种恶性排斥反应(称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更早期迹象,而活检可能会遗漏这种排斥反应。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中约44%的接受者是非洲裔美国人。瓦伦丁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多项研究已经证实,非洲裔美国人具有较高的排斥各种捐赠器官的风险。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员斯科特·特布特说,该测试看起来很有希望,但还需要长期的临床效用研究来评估基于测试结果的治疗效果如何。特布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特布特说,无创测试非常宝贵,“即使将活检次数减少一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显着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