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与恒星诞生有关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发布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来源:英澳天文台和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曾经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星系实际上可能是一回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南希·莱文森和她的同事在周一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报告说,高恒星形成率(所谓星暴星系的标志性特征)在塞弗特星系中也非常普遍,塞弗特星系的特征是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右图所示的 NGC 5135 就是一个例子。此外,他们描述了一种机制,说明这两种现象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而不仅仅是巧合。“使星系中心黑洞变得更大的过程可能有助于触发这些显著的恒星形成爆发,”莱文森指出。“星暴阶段可能是塞弗特星系和类星体的共同发展阶段,类星体是天文学家在遥远宇宙中观察到的最明亮的天体之二。”

塞弗特星系通常如此明亮,是因为它们的黑洞在吞噬周围的恒星和气体时释放出大量的 X 射线能量。然而,一些被标记为塞弗特 2 型星系的星系似乎没有发出如此大量的 X 射线。天文学家曾认为,这些辐射被从地球上获得的视角所遮蔽。但是,当莱文森的团队使用来自两个轨道 X 射线天文台的新的和存档的数据分析了 14 个塞弗特星系时,他们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星暴区域可能部分阻挡了塞弗特 2 型星系中的黑洞。“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拉扯星暴区域的物质,并增加了那里的气体聚集并形成恒星的机会,”莱文森补充道。“在塞弗特星系中,中心黑洞的引力可能有助于做到这一点。”他们进一步推测了塞弗特 1 型和 2 型星系之间的关系:一旦后一种星系中的星暴时期结束,多颗恒星的爆炸性死亡可能会扫除气体和尘埃,从而清晰地显示出前一种星系中的核心。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