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鸟儿齐心协力地飞翔,这景象令人叹为观止。鸟儿们自己也能从同伴那里获得捕食者保护和导航帮助。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即使是成对飞行,鸽子也为共同飞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们仍然选择这样做。
某些鸟类,如鹅,以V字队形飞行,通过利用邻居产生的气流来节省能量。但像鸽子这样的小型物种却以无组织的群体聚集,这种好处并不适用;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鸽子在密集群体中时,实际上会更快地拍打翅膀,从而更加费力。
为了更仔细地研究这种现象,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科学家们追踪了鸽子单独飞行和成对飞行时的拍翅频率和飞行路径。他们发现,成对飞行时,鸟类的翅膀每秒多拍打一次,这比单独飞行时的频率增加了18%,比2011年的研究中从分散群体到密集群体的飞跃还要大。尽管如此,大多数配对的鸽子仍然在一起。这项新研究于6月发表在《PLOS生物学》杂志上。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研究作者认为,当试图聚集在一起时,鸟类会更快地拍打翅膀,以提高它们的控制力和视觉稳定性。“它们飞得真的很快,”牛津大学的主要作者露西·泰勒说。“你必须高速飞行并且不撞到任何东西,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鸽子身上的追踪设备表明,较高的拍翅频率确实使它们更稳定,尽管蒙大拿大学的研究员布雷特·托巴尔斯克说,需要更直接的测量方法——例如来自固定在鸟头上的摄像机的图像——才能明确地了解这一点。“我认为这是一项新颖而重要的工作,它建立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鸟类飞行但未参与这两项研究的托巴尔斯克说。
泰勒认为,成对飞行和较大群体之间的能量使用增加将远小于从单只到成对的跳跃,因为群体飞行只是建立在与伙伴飞行所产生的新挑战之上。“然后你必须与另一只鸟协调,”她说。“当你拥有更多鸟类时,可能需要更多协调。”但泰勒补充说,接下来应该扩大实验规模,看看当鸟群变大时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然而,即使是配对也提供了好处。研究人员发现,当鸽子有伙伴时,它们的路线更直接。每只鸟也会有一个伙伴帮助留意接近的捕食者——并且有机会捕食者可能会吃掉它的同伴而不是它自己。
正如托巴尔斯克所说,鸽子为了这些好处接受了能量消耗的代价,“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