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发现和塑造我们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保护巢穴方面,芦苇莺与超级碗的希望之星匹兹堡钢人队有着共同之处:两者都相信最好的进攻就是伟大的防守。 但与钢人队必须阻止亚利桑那红雀队不同,这些鸣禽需要振作起来对抗掠夺成性的杜鹃。
原因是:芦苇莺的巢是杜鹃最喜欢的目标,它们总是在寻找产卵的地方,并将养育后代的艰苦工作推给毫无戒心的受骗者。但新的研究表明,芦苇莺不会逆来顺受。相反,它们会发起强大的防御,蜂拥而至,攻击并大声斥责入侵的杜鹃,直到它们放弃并飞走。
科学家今天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芦苇莺的群攻方式表明,它们会权衡这样做的风险——例如在此过程中引起潜在捕食者的注意——以及它们的巢穴被杜鹃劫持的可能性。
英国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贾斯汀·韦尔伯根和尼古拉斯·戴维斯通过在191个鸣禽巢穴附近放置杜鹃木制模型来研究芦苇莺的群攻行为,这些巢穴位于这两个物种都存在的乡村地区。他们发现,如果芦苇莺群攻入侵者,它们的巢穴被杜鹃鸠占鹊巢的可能性比不使用这种防御策略的情况低三到四倍。
韦尔伯根说:“我们发现,巢穴‘风险较高’的鸟类更倾向于通过群攻来保护自己。此外,我们发现,如果鸟类在风险较高的地点筑巢[例如,杜鹃更普遍的地方],如果它们进行群攻,则不太可能被寄生。”
然而,在寄生现象不常见的地方,群攻似乎反而会吸引而不是阻止这些乞讨者,这表明在这些地区,最好的防御是软弱的进攻。在这些地方,芦苇莺避开了鹦鹉的诱饵,鹦鹉是不会寄生它们的巢穴的物种——这表明群攻是鸟类不会随意使用的行为。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芦苇莺和杜鹃之间存在军备(翅膀?)竞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物种为了在寄生虫-宿主关系中获得优势而不断进化。例如,芦苇莺学会了将外来的杜鹃蛋从巢中弹出;反过来,杜鹃开始产下类似于较小鸟类的蛋,从而降低了被拒绝的可能性。
同样,被群攻会增加杜鹃被更大的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因此杜鹃进化得像雀鹰,从而阻止芦苇莺进行群攻行为。
韦尔伯根说:“因此,新出现的观点是,宿主使用‘纵深防御策略’,他们部署连续的防线,与寄生虫相应的进攻线进行协同进化军备竞赛。”
韦尔伯根说,有趣的是,许多芦苇莺即使它们的巢穴位于寄生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也没有群攻杜鹃——也许是因为它们是幼稚的鸟类,必须提高它们区分杜鹃和其他物种(如潜在致命的雀鹰)的能力,他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他指出,“以测试芦苇莺是否需要学习群攻杜鹃。”
波士顿大学的鸟类生物学家迈克尔·索伦森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所有这些行为中微妙的灵活性是如何进化而来的:[与未被寄生的鸟类相比]什么基因变化使芦苇莺能够对寄生风险的变化做出这些看似复杂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