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拥堵的中国城市鼓励回归自行车

中国正试图扭转局面,回归自行车友好型城市,以遏制汽车拥堵和污染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我们的获奖新闻,以支持我们的工作 订阅。购买订阅可以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上海——在让数百万公民摆脱自行车,转而使用现代交通工具几十年后,中国现在正努力进行重大的政策转变。

上个月,中国南方城市中山市首次在街道上投放了4000辆公共自行车,市民可以免费骑行一小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共享,该市还建立了一个在线平台,为市民提供最近的停靠站的位置和可用自行车数量的实时信息。

这只是众多自行车共享计划中的一个,这些计划正在迅速发展,以试图解决中国的交通问题。项目推广者还必须应对财政障碍,以及在曾经拥有数百万自行车骑行者的城市中为骑行者形成的敌对环境。目标是努力回到街道不拥堵,且大多数车辆不产生排放的时代。

自行车共享早在1965年就在阿姆斯特丹开始。然后,这个概念在全球各地包括伦敦和华盛顿的城市传播开来。但中国城市在几年前才加入这一趋势,它们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安装网络。

纽约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的传播总监丹尼·西蒙斯说:“许多中国城市正在以比任何美国或欧洲城市大得多的规模进行自行车共享。”

西蒙斯继续说道:“事实上,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看到来自杭州或上海的图像令人震惊。”他指的是分别拥有超过60000辆和19000辆公共自行车的两个中国城市。相比之下,美国最大的项目在华盛顿特区地区提供1100辆自行车。

中国人并没有简单地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加入了他们自己的创新。一些城市在公共自行车上增加了儿童座椅,使家庭旅行变得容易。其他城市开始提供免费的意外保险,这是西方自行车共享项目运营商很少提供的。

所有这些努力都取得了成果。例如,杭州最近被英国广播公司选为与巴黎并列的全球自行车共享计划八大城市之一。杭州报告称,平均而言,其每辆公共自行车现在每天吸引五名骑行者。该计划三年前启动时,自行车平均每天不足一名骑行者。

每天冲向自行车停放点
但这种受欢迎程度也造成了麻烦。在上海最繁忙的地铁站外的一个公共自行车停靠站,大约下午6点,当市民从拥挤的火车中涌出时,他们中的许多人立即开始100米的冲刺。

当她按下智能卡解锁一辆公共自行车时,陈晓晨似乎松了一口气。“现在我可以骑车回家,而不是步行20分钟了,”陈说。“骑公共自行车很方便。但我不能总是用它。自行车太少,想要用的人太多。”

空手离开停靠站的王文来强烈同意。“看看这个地方,”王指着几十个空荡荡的停靠点说。“所有的自行车都被取走了。剩下的只有坏的。”

王说,这种情况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发生。由于中国人主要将公共自行车用于日常通勤的一部分,早上,骑行者会冲到地铁站附近的停靠点归还自行车。日落时分,他们又会聚集在那里,骑上公共自行车回家。

为了应对这种“潮汐需求”,项目运营商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在高峰时段安排工作人员到繁忙的公共自行车停靠站。找不到空停靠点的骑行者可以将自行车直接归还给那里的工作人员。然后,这些自行车将由卡车转移到需求量大的地方。

虽然这些措施有助于为更多骑行者服务,但它们被视为沧海一粟。该公司表示,为了满足需求,必须有更多的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但这步很难走。

将自行车共享与碳交易结合起来
像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上海主要通过政府补贴来运营其自行车共享计划。然而,由于此类计划在中国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为公共资助的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该公司发现很难争取到更多支持。

但在离上海几百英里的地方,另一家公司希望让其公共自行车继续运转——即使没有纳税人的钱的财政支持。

根据杭州公共交通集团的自行车共享计划,其一半以上的运营成本被广告收入抵消。其数百个客户中心与报摊等小型企业共享,每年至少换取150万美元的租金。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深入挖掘了这座风景如画的城市独有的金矿。

在西湖周围,杭州更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柳树、荷花和古老的石拱桥而闻名,每个景点都设有公共自行车停靠站。最初作为游客的一种替代交通方式,现在被证明是该公司的一台赚钱机器。与几乎不在免费时间之外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当地人不同,游客在骑行时往往会忘记时间。他们弥补了该公司今年10%的成本。

随着一切加起来,该公司现在希望从这项服务中实现收支平衡,而其90%的用户从不为此付费。它还旨在利用一种更无形的资产。

该项目副总裁陶学军估计,随着城市居民和游客从乘坐化石燃料动力车辆转为骑公共自行车,每年减少超过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陶说,他的团队正在与碳交易专家合作,对排放数据进行核算,并希望将这些额度出售给需要它们的人,以抵消他们的碳足迹。

打破对自行车不友好的司机
但即使开发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并因此提供更多的公共自行车,自行车共享项目运营商仍然面临障碍。虽然许多中国人选择骑自行车,但有更多的人不敢骑。

“我的朋友经常抱怨:‘你提倡骑自行车,但这很危险又不方便。在城市里骑自行车是不可能的!’”北京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之友的自行车项目负责人熊伟说。

作为一名自行车骑行者,熊说她非常了解她的朋友们的意思。多年来,该市牺牲了其自行车空间,以容纳更多的司机。而在仍然存在自行车专用道的地方,车主经常无视标志,在那里停车,迫使骑行者在与脾气暴躁的司机一起的车道上骑行,或者吓跑人行道上的老太太。但熊指出,现在正在发生变化。

为了配合其到2015年新宣布的5万辆公共自行车计划,北京承诺重新设计车流量大的道路,以确保骑行者的安全。新安装的摄像头将捕捉敢于占用自行车专用道的汽车司机。

对自行车的态度转变也出现在中国其他城市。总部位于纽约的交通研究所广州办事处的基础设施专家刘少坤表示,此前,广州的政策制定者在城市规划中几乎不考虑自行车空间。但近年来,该市的汽车道被自行车共享计划侵蚀。这正在产生影响。

沿着该市繁华的中山大道,骑行者与交通隔离,在郁郁葱葱的绿色公园中享受一条15英里的树荫遮蔽的自行车专用道。刘说,这条车道的创建使骑行人数增加了一倍,并补充说,它还鼓励像他这样的城市居民将骑自行车视为一种有趣的体验,至少在该市的这一部分是如此。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通讯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