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免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和同时减少排放的政策拉锯战中,中国政府可能仍会避免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选择。
数据有助于说明情况。国务院(中国内阁)的一份通告显示,到2015年,将投资超过3700亿美元,通过减少3亿吨标准煤的使用来减少污染。
另一连串数字正在削弱这3700亿美元国家支出的影响。
支持科学新闻事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未来三年,中国政府将新建16座燃煤电厂,主要位于该国西部地区。到2015年,该国计划将年煤炭产量增加22亿吨。
事实上,中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期间将开发的煤炭生产中心总数,高于上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13个排放源的建设数量。
为了连接全国,铁路是必需的。运输煤炭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加上需求旺盛,促使省级政府和公司建设资本密集型基础设施。
“投资基础设施是提振经济最安全的方式,”华盛顿特区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涂建军表示,他在该研究院领导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煤炭运输占货运业务总量的50%以上。”
建设更多铁路
中国最大的国有煤炭生产商之一神华集团将投资约16亿美元,在内蒙古开发六条煤炭铁路运输线。据报道,其他煤炭生产商,如中煤集团和陕煤集团,今年也在内蒙古西部地区铺设更多铁轨。
其他加入进来的省级政府包括西南地区的新疆自治区。一个市政府官方网站透露,仅今年一年,新疆政府就计划投入高达20亿美元用于铁路建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王永轩表示,新疆政府的目标是到2015年向内地东部地区出口5000万吨煤炭。这几乎是2010年的七倍。
过去,位于北方的山西省生产了中国煤炭总量的25%。由于其资源正在枯竭,近年来内蒙古的产量已超过这个曾经是关键的煤炭开采中心。同样,中国政府在新疆发现了丰富的煤炭储量。
绿色和平组织北京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孙庆伟表示:“中国政府以前没有开发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因为消费主要集中在[较富裕的]东部沿海地区,而且运输成本很高。现在,东部的煤炭资源已经枯竭,政府不得不考虑扩大供应的方式。”
可再生能源目标缩水
自2000年初中国开始筹备奥运会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探索替代资源,以确保该国的空气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然而,探索替代能源选项的坎坷道路表明,从煤炭到其他能源的激进转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事实上,在过去四年中,用于组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组件和风力涡轮机的生产能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但只有约5%的产品在国内使用,其余的出口到欧洲和美国。
涂建军表示:“中国确实在发展替代能源。但[国内]供应规模尚未形成。”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扩张是一个经典的鸡和蛋问题。有人会说,供应范围不够大,无法创造需求,而另一些人则会认为,国内目前的需求极小,无法吸引供应商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吸取了教训,当时为可再生能源设定了一个相对雄心勃勃的目标:占总消费量的10%。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的实际份额为7.9%。
因此,中国国家能源局悄然降低了2011年至2015年后续期间的目标。官方数据显示,新能源的目标是占总消费量的9.5%。
在空气净化工作迫在眉睫之际,中国对页岩气(一种天然气)在“十二五”期间抱有很高的期望,尽管在实现美国设定的步伐方面,中国还有15到20年的路要走。
然而,中国政府尚未确定总储量的官方数字。其他棘手的问题,如采矿权、地下水污染、技术标准、管道建设和化学品使用,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
考虑到页岩气使用方面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将希望寄托在有争议的核能上。国家报纸《中国日报》去年3月的一篇报道称,政府原本计划批准建设10个核电项目,这将使到2015年的装机容量提高到约43吉瓦。
但日本去年发生9级地震后的核危机令政策制定者感到担忧。全球咨询公司毕马威在其评论中援引行业专家的说法称,即使中国政府将恢复批准此类投资,核电项目的发展速度也将放缓。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