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美因茨的一家电影院对16部不同电影进行了100多次放映的研究表明,这些人类排放物在电影播放过程中会发生可预测的变化;化学家可以通过特定空气传播化合物的量来识别特定场景。
在研究期间,9,500名不知情的电影观众坐下来观看了《饥饿游戏2》、《与恐龙同行》和《小幽灵》等电影。使用连接到出风口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PTR-MS)每30秒测量一次电影院内的空气成分。每次识别出100多种化学物质。
参与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乔纳森·威廉姆斯解释说:“你可能会期望一种模糊变化的混合物,但对于许多化合物来说,你会得到与电影事件相关联的良好一致且可重现的关联。”例如,在《饥饿游戏2》中,当女主角的裙子着火以及最后战斗开始时,异戊二烯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峰值。异戊二烯与肌肉收缩有关——当人们进出电影院时也观察到了巨大的峰值——因此电影播放期间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观众在同情女主角时无意识的肌肉抽搐,威廉姆斯推测。
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世界中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最强烈的化学变化与电影中的悬念时刻相对应。与受伤场景相关的化学物质包括甲醇、乙醛和丁二烯。这些排放物的含义或产生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我们只是表明信号在那里,”威廉姆斯说。 他补充说,这种分析可能提供一种客观评估人们群体中视听材料的方法,例如在广告或视频游戏设计中。
英国牛津大学的 Information on the project: Tristram Wyatt, a pheromone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说:“这种引人入胜的方法对于分析人们释放的分子具有真正的潜力。”“有趣的是,他们能够识别出电影中特定时刻,在重复放映中,某些分子出现了峰值。这表明该技术是可重复的,即使我们不知道结果的含义。”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内尔化学感官中心的乔治·普雷蒂补充说:“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但他指出,它涉及复杂的设置,而且仪器昂贵。“它不会向许多实验室开放,我不确定电影观众是否是一个受控的群体。”
马克斯·普朗克团队的通常工作是测量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上空的空气挥发物,但他们利用圣诞节期间的设备可用性开始在当地电影院进行研究。一项后续研究观察了在播放《星球大战VII:原力觉醒》期间环境空气的变化,并根据成人和儿童的参与情况寻找变化。
本文经《化学世界》许可转载。该文章于2016年5月20日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