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亚洲象通过触摸和“交谈”来安慰其他 distress 的大象,这表明它们有同情心和安慰能力。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 Josh Plotnik 说:“在非洲进行了 50 年的行为观察研究表明,大象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有同情心,并且可以思考它们的社会关系,并做出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特定社会决策。”“我们第一次能够通过我们在泰国的工作真正证实这一点。”
这项研究在泰国进行,研究人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观察了 26 头圈养大象的行为。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报道。
Plotnik 说:“研究人员发现,当‘一头大象表现出 distress 时,其他大象也会采取同样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情绪传染’——这通常在同情反应中看到。”
然后,大象会互相靠近,触摸彼此的脸部和生殖器,并将象鼻放入彼此的嘴里并发出鸣叫声,他说。[视频:亚洲象安慰 distress 的同伴]
Plotnik 说:“在 distress 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发生了触摸行为,这告诉我们,所有的触摸和叫声很可能都与 distress 有关。”
他说,这项研究中大象的行为与黑猩猩的行为相似,黑猩猩通过将手放在彼此的嘴里来互相安慰。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荣誉教授 Marc Bekoff 说:“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且非常有趣的研究”,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然而,Bekoff 说,由于这项研究只观察了圈养的大象,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不代表所有大象。
他告诉 Live Science:“圈养研究可能会低估这些动物,可能会低估它们正在做的事情”,因为对圈养动物的研究可能无法完全复制野外发生的社会群体和关系。
Plotnik 说,向人们宣传大象的智慧和社会品质对于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他同时也是倡导大象保护的非营利组织 Think Elephants International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但他说,这项新研究对于亚洲每天与大象打交道的当地社区也具有实际意义。
Plotnik 说:“亚洲尤其令人沮丧”,因为大象栖息地的大量减少使动物与人之间产生了许多冲突。例如,大象有时会袭击当地的庄稼。
因此,他说,当地人民更好地了解大象非常重要。
版权 2014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