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面临作物缺水危机。该国大部分耗水型农业发生在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该邦仅占该国领土的2%,但提供了超过50%的粮食储备。当地农民目前抽取地下水的速度比季风雨补充的速度快45%。
这个问题部分是由于旁遮普农民放弃了种植适合半干旱土地的传统作物,如小麦和玉米,转而种植利润更高但耗水量更大的水稻。“如果旁遮普邦要继续作为印度的粮食之都,现代农业实践将不得不考虑到水资源状况,并为可持续的未来制定可行的长期计划,”哥伦比亚大学水资源中心的副研究科学家Shama Perveen说,她一直在该地区工作。她和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位同事与印度农业科学家合作,正在测试该计划的一部分:两种节水工具,即使不能改变农民的作物选择,也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用水量。
其中一种工具是张力计:一个多孔陶瓷球,连接到一个颜色编码的仪表,反映土壤的湿度含量。在一个初步实验中,涉及旁遮普邦50个村庄的500多名农民,该小组分发了张力计,插入田地,包括稻田。农民被告知只有当仪器显示湿度含量下降时才灌溉土地。那些遵循该指南的人比以前减少了近30%的用水量。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另一种技术依赖于激光,它可以探测田地的起伏。在激光扫描的指导下,农民可以在播种前平整任何探测到的凸起,以帮助防止积水和干燥区域,并允许更均匀的灌溉。哥伦比亚大学水资源中心印度业务负责人Kapil Narula说,激光平整可以节省高达20%的用水量。
今年晚些时候,该团队将在旁遮普邦向5000名农民推广张力计和激光平整技术,并在附近的古吉拉特邦向1500名农民推广。“通过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至少在明显感受到缺水地区的危机,”Narula说。
当地专家对结果感到鼓舞,但表示需要扩大规模并与其他努力相结合才能产生实质性影响。“挑战在于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并教育他们了解[这些工具]的功效,”鲁尔基国家水文研究所的科学家Bhishm Kumar说。他补充说,科学家和农民需要应用多种方法来应对危机,包括种植需水量较少的作物和引入现代滴灌技术,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