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早起的鸟儿还是夜猫子?

早起的鸟儿总是有虫吃吗?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生物学差异?“每日爱因斯坦”为您解答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大众科学》 呈现 “每日爱因斯坦”Quick & Dirty Tips 提供。《大众科学》和 Quick & Dirty Tips 均为麦克米伦公司旗下。

大家好,我是萨布丽娜·斯蒂尔沃特博士,即 “每日爱因斯坦”,为您带来 Quick and Dirty Tips,帮助您理解科学。

作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当我用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时,我最快乐。我的快乐不仅是因为我收集数据以进一步我的研究,还因为我的身体和精神在晚上感觉最佳。但这并非对每个人都如此。我认识很多在清晨状态最佳的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我们的睡眠模式是后天习得的还是从一开始就预设在我们的基因里?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生物学差异?让我们一探究竟。

夜猫子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我们偏好的睡眠模式(称为“睡眠类型”)在出生时就由基因决定了。毕竟,人们拥有不同的睡眠时间表在进化上是有意义的。总得有人在晚上守卫洞穴!

根据我作为夜猫子的亲身经历,我还可以告诉您,与早起者一起生活让照顾我们的婴儿变得容易得多。从来不存在谁应该在半夜起床照顾她还是清晨起床照顾她的问题。(我选晚上!)

我们对早起者与夜猫子行为的偏好编码在称为“时钟”或“周期”基因的基因中,这些基因调节我们的 昼夜节律,因此与我们的 血压、新陈代谢、体温和激素水平有关。研究表明,某些周期基因的长度与人们的睡眠类型以及他们每晚所需的睡眠量之间存在关联。

环境线索,如光线和饮食(称为“时间给予者”)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的睡眠时钟。任何乘坐过夜航班的人都知道着陆时时差反应造成的昏昏沉沉的感觉。你的身体感觉像是凌晨 3 点,而外面的日出却告诉你的大脑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的光芒足以延迟身体夜间褪黑激素的释放,这是大脑发出的该睡觉的信号。 

>> 在 QuickAndDirtyTips.com 上继续阅读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