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很可能会成为许多孩子这个节日愿望清单上的首选,但是,由于许多虚拟现实设备都有年龄限制,这项技术对年轻人来说安全吗?
Oculus Rift和三星的Gear VR头戴设备建议13岁以上使用,而索尼的PlayStation VR建议12岁及以上使用。据该公司称,HTC的Vive并非为儿童设计,HTC表示不应允许年幼的儿童使用该头戴设备。谷歌表示,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Cardboard头戴设备应仅在成人监督下供儿童使用。
公司对这些年龄建议的解释很少。那么科学怎么说呢?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创意媒体与行为健康中心主任马里恩蒂娜·戈特西斯表示,并不多。[图片:虚拟现实让成年人置身于儿童的世界]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我们没有足够的关于当前VR技术对儿童的安全性的数据,”她告诉《生命科学》。“因此,研究数据的稀缺以及我们对神经可塑性[大脑自我重组的能力]和儿童的了解,让我不放心推荐现在可用的产品。”
大脑发育
在2014年对大鼠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真实环境相比,大脑中与空间学习相关的区域的神经元在虚拟环境中表现完全不同,超过一半的神经元在虚拟现实中关闭。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尚不清楚,但科学家们表示,这突显了需要对虚拟现实的长期影响进行更多研究。
戈特西斯说,虚拟现实可能对儿童发育中的大脑产生更大的影响。她的中心使用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娱乐技术进行心理和行为健康研究。她曾参与儿童虚拟现实应用程序的开发,但仅在高度受控的情况下。
她说:“大脑在幼年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长期接触不合适的设备可能会造成损害。” “孩子们也可能不了解如何表达眼睛疲劳,并且如果他们觉得不舒服,可能缺乏摘下设备的反射。”
不过,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虚拟现实对儿童不安全,并且永远不能安全,她说,并补充说,虚拟现实的安全性因设备、内容类型和使用时间以及使用它的个别儿童而异。[每个父母都应该了解的关于他们宝宝大脑的11个事实]
虚拟现实和视力
最大的担忧之一是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对孩子眼睛产生的影响。父母长期以来一直告诉孩子们盯着屏幕看会让眼睛变成方形,但是美国眼科学会表示,没有证据表明长时间接触屏幕会导致永久性损害。
但是虚拟现实的另一个问题是所谓的聚散-调节冲突。当您正常观察世界时,您的眼睛首先指向眼球——聚散——然后将晶状体聚焦——调节——在物体上,然后这两个过程耦合以创建连贯的画面。
现代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通过在平面屏幕上为每只眼睛呈现略有不同的图像来达到深度错觉。这意味着,无论物体看起来有多远,眼睛仍然聚焦在固定点上,但它们会聚到虚拟距离上的某个物体上。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验光师和视觉人体工程学高级讲师彼得·霍沃思说:“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某些人在观看3D刺激(电视和电影以及头戴设备)时出现症状的原因。”
但是,霍沃思说,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只有那些眼睛运动和控制能力较弱的人才可能出现诸如头痛和眼睛疲劳等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来说,这些症状很好地表明这些孩子需要检查眼睛,因此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实际上可能有助于发现现有问题,他补充道。
霍沃思说,据他所知,尚未进行任何学术研究来调查虚拟现实对儿童眼睛的影响,尽管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制造商可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他告诉《生命科学》:“我猜他们只是在自保,这样如果孩子出现斜视,他们就不会承担责任。”
缺乏研究
德国美因茨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助理迈克尔·马达里于2月份与人合著了第一份关于虚拟现实使用伦理规范,他说,关于虚拟现实对儿童的影响的研究匮乏的情况不太可能改善。
他告诉《生命科学》:“出于明显的道德原因,很难以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马达里研究新兴技术的伦理学,结合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结果,他认为虚拟现实的最大担忧是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马达里说:“年幼的儿童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或幻想。” “您可以想象将他们置于虚拟现实中——这种无法区分的能力可能会被夸大。”
例如,在电影院中看到的可能会产生创伤的内容在虚拟现实中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马达里补充说,电视上广告和令人不快的榜样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因虚拟现实而大大加剧。
他说:“在虚拟现实中,您拥有一个完全由可能想要操纵您的人设计的环境,无论是为了广告、政治原因还是宗教原因。” “如果让一个孩子长时间沉浸在正在进行操纵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这可能会被视为对其自主性和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成年人的威胁。”
尽管虚拟现实具有巨大的潜力,包括用于教育和治疗用途,但马达里表示,制造商需要与科学家合作,调查该技术的长期影响。在此之前,他建议采取谨慎态度。
他说:“我怀疑如果父母做得好,那几乎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只是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并且要知道实验尚未完成,所以你正在对你的孩子进行实验。”
版权所有 2016 年 《生命科学》,Purch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