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以两种独立的脑损伤为特征:斑块和缠结。一项新的小鼠研究结果表明,一种针对前者的实验性免疫疗法也可以影响后者,只要疾病尚未发展到晚期。
阿尔茨海默病影响了美国近五百万人,是这里老年人痴呆症的主要原因。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性病变源于大脑中两种蛋白质的积累。细胞外斑块是由淀粉样β (Ab) 肽的聚集物形成的,而堵塞神经元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则由 tau 蛋白组成。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小鼠,使其同时产生斑块和缠结,将 Ab 抗体注射到一岁小鼠的海马体中。发表在 8 月 5 日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上的结果表明,注射三天后,免疫系统已清除小鼠脑细胞内外引起斑块的 Ab。此外,缠结在两天后消失,这支持了“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该假说认为斑块破坏了细胞清除缺陷或不需要的蛋白质的能力,从而导致缠结的形成。首席研究员弗兰克·M·拉弗拉将受影响细胞的行为比作“未能取出垃圾”。该团队发现,给小鼠服用一种干扰 Ab 肽产生的药物后,缠结也同样减少,这为错误的处置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但科学家们确定,tau 蛋白已获得许多磷酸基团的那些缠结对基于 Ab 的治疗没有反应。这意味着,基于这种方法的免疫疗法需要尽早实施——在缠结变得耐药之前——或者需要一种攻击 Ab 和 tau 蛋白的多抗体方法。
一项基于 Ab 抗体的疫苗人体临床试验于 2002 年因 5% 的患者发生脑炎而中止。然而,拉弗拉确信,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终有一天会从蛋白质级联干预中获益。“如果不是抗体治疗,那么就会涉及 Ab 阻断药物,”他说。此类药物的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迈克尔·希尔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