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熊猫“拇指”与现代版本相符

四足行走帮助塑造了熊猫的“拇指”

Sharon Fisher/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一种大约在六百万年前漫步于今中国境内的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以竹子为食的熊猫祖先——它拥有与今天熊猫手腕上伸出的粗短假拇指相同的构造,与它们的五个手指并列。这种新物种的化石表明,这种“拇指”帮助动物抓握和剥食竹子,保持了其独特的形状,以方便这种野兽的四足运动。

这些化石在云南省被发现,并在《科学报告》中进行了描述,它们还将熊猫祖先可能从食肉转变为啃食竹子的日期提前了——从两百万年前提前到六百万年前。“放弃肉食性饮食意味着用安静地消耗大量竹子来换取肉食动物动荡的生活,”古生物学家和研究主要作者、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王晓鸣说,并补充说这“不是一笔糟糕的交易。”

虽然从云南省昭通盆地挖掘出的化石仅包括熊的牙齿和一些肢骨,但这些特征足以让王晓鸣和他的同事们将这些化石鉴定为属于熊猫谱系的早期成员,称为始熊猫属。收藏品中的一块腕骨,带有其原始拇指,在这些遗骸中脱颖而出。“它的形态真的非常接近现存熊猫的形态,”巴塞罗那米格尔·克鲁萨丰特加泰罗尼亚古生物研究所的胡安·阿贝拉·佩雷斯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为什么这个粗短的突出物最终没有进化成更长、更大的假拇指,以便更好地抓住食物呢?研究人员提出,四足行走是关键的制约因素:王晓鸣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如果熊猫的拇指更大,这个附肢可能会干扰行走或面临很高的折断风险。在熊变成两足动物或以其他方式避开这个附肢的情况下,熊猫的假拇指不可能进化得更大或更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使得熊猫拇指的进化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这种独特的结构受到移动和进食需求的制约,这是一种进化上的妥协,而不是抓住长竹竿的理想结构。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