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罗来纳州古代记录显示海平面上升与气温升高有关

一位气候学家表示,一份备受争议的报告建议该州为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一米做好准备,这是基于来自10个沿海湿地的沉积物样本的合理建议

一些北卡罗来纳州议员指责科学家使用“编造”的海平面上升估计值。但一位顶级研究人员表示,世界上一些关于海洋上升的最佳证据来自他们脚下的土地。

德国气候学家斯特凡·拉姆斯托夫表示,他的研究导致科学家们重新考虑加速的海平面上升问题,北卡罗来纳州专家的一份备受争议的报告建议该州为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39英寸做好准备,这在建造房屋和基础设施时是一项合理的政策。

尽管这是一个预测,但随着气温升高导致海水膨胀并开始融化世界上的冰,这种程度的上升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全部变成水,可能会使七大洋增加60米(197英尺),但这不太可能发生。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那将需要数千年和相当大的升温。然而,在北卡罗来纳州受到攻击的1米估计值是基于从该州古代盐沼中得出的“简单的物理逻辑”,而不是噩梦般的场景,拉姆斯托夫说。

1米的估计值正被用于欧洲一些沿海城市和美国各州的未来规划,在这些地方,蔓延的盐水和更大的风暴潮威胁着要淹没房屋和低地。

“如果你想让[新建筑物]在30多年后仍然存在,那么你最好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拉姆斯托夫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加速的海平面上升时说。

上周,北卡罗来纳州围绕海洋上升问题展开了政治辩论,当时州参议院轻松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州官员为未来90年内海平面上升39英寸(或1米)做规划。

该立法反驳了州海岸资源委员会的建议,该委员会在2010年发布了一份报告,警告该州海岸线未来面临的威胁,从而引发了经济发展担忧和对气候变化的怀疑。该报告建议在规划新开发项目时使用海平面上升39英寸的标准。

相反,该立法要求州官员在计算海平面上升时仅考虑历史数据,而忽略了气温升高与海平面上升之间的未来关系——这一关系部分是通过追溯到2000年前的该州盐沼的痕迹来验证的。

变暖和海洋——都在上升
拉姆斯托夫说,来自北卡罗来纳州10个沿海湿地的古代沉积物样本提供了一些最好的证据,表明海平面上升紧随气温升高。

公元前100年至公元950年间,海平面是稳定的。然后在公元850年至1080年之间的某个时候,海平面开始缓慢上升,四个世纪内每年上升约0.6毫米。在1400年左右再次停滞,甚至可能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小冰期的降温效应。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安德鲁·肯普对沼泽沉积物进行的研究,这一时期持续到1900年左右,当时自公元前1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度最快的时期开始。

在那段时间里,每年上升2.1毫米与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后气温上升相对应。

该研究称,“这种历史上升速度高于过去2100年间任何其他持续的、世纪尺度的趋势”,并指出“现代变暖在过去两千年里是前所未有的。”

北卡罗来纳州的辩论在科学家和立法者之间造成了紧张关系。州众议院议员、共和党人比尔·库克在上周的一次采访中谈到基准标准时说:“天哪,据我所知,为了那些编造的数字,这会让该州付出巨额代价。”

委员会在今年早些时候放弃了该基准,但一个其主席拒绝承认人类相关气候变化的沿海发展组织推动立法,以禁止未来制定类似标准。该组织名为NC-20,以该州的20个沿海县命名。

现在规划更便宜?
该法案现在已提交给州众议院,该院表现出对这项有争议的措施可能不太热衷的迹象。这导致一些观察家怀疑,在立法机构本月晚些时候休会之前,该院可能正在考虑避免对该法案进行投票。

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共和党议员露丝·萨缪尔森在上周晚些时候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并未否认这种情况。“我们希望在采取行动之前谈论一下,”她说。

反对者担心与海平面上升相关的限制的潜在成本,例如土地因变为湿地状态而损失,以及税收收入下降。但其他社区表示,如果不为未来的威胁做好规划,成本可能会更高。

丹麦哥本哈根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抬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加强它们抵抗水害的能力,并避开容易发生洪水的地区。它假设在未来一个世纪内海平面将上升1米,但承认其政策需要灵活——并且经常重新审视——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但最终,该市的气候适应计划表示,“在较长的时间内建立保护措施是最便宜的,在其他建设项目中可以保护各个部分。”

拉姆斯托夫表示,他和其它科学家可以继续公开谈论他们估计未来海平面上升的方法,希望公众官员对他们的发现更加认可。

他首先强调了北卡罗来纳州盐沼的证据,因为它们是过去的故事线——一个州立法者似乎更强调的时期,而不是计算机模型开发的未来预测。

“这不是一些极其复杂的模型的结果,”拉姆斯托夫谈到海平面上升与气温升高的关系时说。“这是基于过去的经验。”

经环境与能源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转载自《气候导报》。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