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科学家将蛇归类为无肢鳞目动物(该目也包括蜥蜴)。但大约在1亿年前,现代蛇类的近亲在白垩纪时期的水域中蜿蜒游动,它们借助桨状的尾巴,并拖着一对短小、无足的后腿。
已知的这些远古蛇类化石标本很少,其中只有三个保存完好且后肢可见。在一项发表于一月份《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同步辐射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SRCL) 检查了一个Eupodophis descouensi化石。“Eupodophis模式标本的独特性完全排除了进行侵入性研究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写道。SRCL 允许对隐藏在化石板中的骨骼进行“虚拟挖掘”,从而更完整地揭示了蛇的解剖结构,以及进化过程中肢体退化的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Eupodophis 有一个简单的骨盆和笔直、细长的股骨。与大多数爬行动物相比,它的胫骨更粗壮,腓骨更弯曲。值得注意的是,它有四个跗骨(位于脚底部的骨头),但没有跖骨或趾骨。
肢体的萎缩和数字的缺失可能是由于Hox 基因的变化,这些基因决定了身体下段的发育。“肢体的丧失也减少了阻力,从而降低了游泳的能量消耗,”研究人员写道。细长、蜿蜒的身体使陆地蛇类能够穿梭于茂密的草丛中,同时也使水生蛇类能够在水中推进。在这两种情况下,腿都只会碍事。
新的发现可能推进关于有后肢蛇类系统发育地位的持续辩论——它们是一个奇特的姐妹群,还是所有其他蛇类都起源于此的原始蛇类。
——尼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