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总是避免让我们心烦意乱的事件,但我们或许可以改变我们对这些事件的感受。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对框架效应(即我们在处理自身经历时所采取的心理角度)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种摆脱不必要的负面情绪的方法。最近的两项研究为快速改善感觉提供了现实世界的技巧
与即时的挫败感保持距离
如果你在交通中被超车,你很可能会鸣喇叭回应。很有可能,你会在剩下的通勤时间里想着前面那个混蛋的行为。然而,研究人员表示,从精神上从情境和你的情绪中退后一步——这个过程被称为自我疏远——可以化解你的愤怒并减少你的攻击性。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多米尼克·米什科夫斯基和他的同事着手惹恼一群学生志愿者,他们让志愿者们以为自己在等待一项研究开始。研究人员避免回答问题,而且态度 generally 很简慢。在确认志愿者确实感到不安后,米什科夫斯基要求他们重新想象这种经历:一半的组通过自己的眼睛重温经历,另一半的组则在精神上远离情境,并在远处观看,就好像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一样。根据2012年9月《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结果,自我疏远的学生愤怒较少,并且在随后的任务中不太可能对他人做出攻击性反应。米什科夫斯基说,这项技术很有用,因为长期的愤怒会导致压力、人际关系困难和高血压。
因此,下次在交通中有一辆车突然超到你前面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驾驶座上的愤怒上。相反,想象一下自己在一架交通直升机上,观察整个场景。纵观全局,与你的情绪保持距离,让愤怒消散。——Carrie Arnold
避免对糟糕记忆进行抽象思考
很难不去纠缠于糟糕的经历,但你思考它的方式可能意味着健康和不健康应对方式之间的区别。2012年9月《行为治疗与实验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重点关注了最近经历过高度痛苦事件的人——例如犯罪、亲人去世或关系破裂。一组受试者以具体、客观的方式描述他们的经历,专注于诸如“我现在感觉如何?事件发生时我感觉如何?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将来我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等问题。另一组受试者以更抽象、评价性的方式写作,受到诸如“事件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我对它有这种感觉?为什么我没有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它?”等问题的提示。在写作练习之后,具体思维组报告的事件侵入性记忆比抽象思维组少。
研究人员认为,具体的重点有助于促进情绪处理和问题解决,而抽象的视角则会阻碍这些工作。“处理过程可能发生在‘你的脑海中’,或者在写作时发生,”该研究的作者托马斯·埃林说,他现在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工作。过去的研究表明,将想法写在纸上可能比仅仅思考更好[参见卡特娅·加施勒的“笔的力量”;《大众科学·心理》,2007年8月/9月]。只需确保关注事实并保持你的想法具体。——Tori Rodrigu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