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中国燃煤电厂的污染正在加剧西北太平洋的冬季风暴,并改变北美的天气。
根据今天(4 月 14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西北太平洋的冬季风暴现在的强度比 30 年前亚洲国家开始工业繁荣时高出 10%。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大气科学家袁望表示,北美将受到从西向东移动的加剧风暴的打击最为严重。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工作: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王在接受《生命科学》采访时说:“亚洲国家日益严重的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局部问题,它会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近几十年来,亚洲的悬浮微粒排放量迅速增加。 例如,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北京的空气污染水平已飙升至世界卫生组织限制的 400 倍。相比之下,由于清洁空气法规,来自北美和欧洲的悬浮微粒排放量同时减少。[中国面临的六大环境问题]
王和他的合作者研究了亚洲的微小污染颗粒如何在云的形成以及每个冬天在日本以东,北纬 30 度以北的气旋滋生地产生的风暴中发挥作用。季风将亚洲的悬浮微粒带到冬季的风暴孕育地。
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模拟了六种悬浮微粒污染,并测试了它们对云、降水和全球天气模式的影响。不同的悬浮微粒对风暴的影响方式各不相同,例如通过阻挡太阳辐射或提供水蒸气凝结形成雨滴的核。
新的研究发现,硫酸盐悬浮微粒是太平洋风暴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因为它会促使更多的水分在云中凝结,王说。
王补充说,来自亚洲的污染也正在改变北美的天气模式。
王说,今年冬天落基山脉以东异常寒冷的天气可能受到北太平洋污染驱动的气旋和高压系统的影响。这些太平洋天气模式导致喷射气流出现波动,将冷空气向南驱至美国中部和东部——即所谓的极地涡旋。同样的天气模式与今年冬天阿拉斯加的创纪录高温有关。
王说:“美国今年冬天寒冷的天气可能与太平洋上空更强的气旋有关。”
王说,研究人员正在测试更复杂的计算机模型,以更好地了解更强烈的风暴和日益严重的污染对全球天气模式的影响。
版权所有 2014 年生命科学 (LiveScience),一家 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许可,不得出版、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