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癌症疗法浪潮挑战社区肿瘤医生紧跟步伐

与顶级研究中心的合作,以及先进的技术,可能帮助当地医生为患者提供最新的疗法

Two doctors holding up shields.

Fatinha Ramos

新的癌症疗法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开发出来。新型药物、增强人体攻击肿瘤能力的免疫疗法以及其他创新成果,正以每月三到四种的速度获得批准。“十年前,每年只有10种;现在,速度达到每周一种,”梅奥诊所的乳腺癌专家、肿瘤学家Tufia Haddad惊叹道。这些疗法并不是政治家自 1970 年代以来承诺的“抗癌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但它们是较小的胜利,包括首批针对小细胞肺癌、转移性黑色素瘤和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特定生物学的疗法。

许多疗法针对基因突变或蛋白质,并与诊断测试配对,这些测试探测肿瘤细胞或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此多新工具的涌入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Haddad 说,仅仅跟上乳腺癌的进展就已经不容易了:“我向那些照顾所有癌症患者的社区肿瘤医生表示衷心的敬意。”

社区肿瘤医生——与在顶级癌症中心工作的专科医生相对——在美国提供约 80% 的癌症护理,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在任何一天,他们可能会看到 30 位不同的患者,诊断结果也各有不同,”加利福尼亚州杜阿尔特市希望之城综合癌症中心的血液学家 Joseph Alvarnas 说。“将这种知识的 torrentially 演变融入进来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西西弗斯式的任务。”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信息洪流因后勤障碍而变得更加复杂。杜克大学肿瘤学家 Arif Kamal 说,一些生物标志物测试必须由专门的实验室处理,这可能会使它们难以获得。药物本身可能价格高昂,保险公司可能会延迟授权,或者要求患者首先尝试更便宜的药物。主要的癌症中心有资源来克服这些障碍,并为患者提供更多参与临床试验的机会,这些试验免费提供最新的治疗方法。没有人怀疑社区肿瘤医生希望为他们的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但为了使最新的疗法更易于获得——特别是对于农村人口和有色人种服务不足的社区——医生可能需要与大型癌症中心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并采用更智能的技术。

传播知识的两个主要途径是通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 PDQ 网站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由 31 家美国领先癌症中心组成的联盟)维护的指南。专业知识也通过小型诊所的肿瘤医生与综合癌症中心之间的合作而扩展。例如,希望之城与另外三个中心合作,与企业签订合同,通过一项名为 AccessHope 的服务为其员工提供癌症护理。它将偏远地区的医生与癌症中心的肿瘤医生配对。“我们能够在最初的治疗决策或复发时查看最复杂的患者,”Alvarnas 解释说,“并且随着患者情况的变化,我们始终保持电话联系。”Alvarnas 的同事 Howard West 领导的一项 2021 年研究发现,在 28% 的肺癌病例中,AccessHope 专家推荐的治疗方案与当地提供的治疗方案不同。

与顶级癌症中心的联系还可以使社区肿瘤医生更容易让他们的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外科肿瘤学家 Monica Bertagnolli 指出,在她担任主席的肿瘤学临床试验联盟的 117 个站点中,有一半是社区诊所,包括单人医生办公室。“从事研究的医生不仅了解最新的进展;他们还在努力开发新的疗法。”

最新疗法带来的差异可能有所不同。对于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它们已将五年生存率从 10% 提高到 50%。Bertagnolli 指出,即使一种新药仅在平均生存期方面提供两个月的优势,“如果它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您或许可以将其与另一种疗法结合使用,从而产生更大的差异。”

许多专家预见到有一天,人工智能将帮助指导此类临床决策。“最终,我们或许能够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电子健康记录中的数据,其中应包括患者的所有生物标志物、病理学和特征,”美国癌症协会科学主任 William Cance 说。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健康记录系统是为计费而优化的,而不是为了跟踪结果。Bertagnolli 自称是“来自怀俄明州小镇的女孩”,她说她的研究联盟中的社区医生已经在努力改进这些系统:“这些人是我的英雄。”

Claudia Wallis 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科学记者,其作品曾发表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财富》和《新共和》上。她曾担任《时代周刊》的科学编辑和《大众科学·思想》的执行编辑。

Claudia Wallis 的更多文章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26 Issue 4本文最初以“Better Local Cancer Care”为标题发表于 大众科学 Magazine Vol. 326 No. 4 (), p. 25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22-25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