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验室

“第二人生”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场所涌现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第二人生”的居民——这是一款在线电脑游戏,玩家几乎可以在其中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的任何事情,例如买卖房产、上课和约会——吹嘘他们世界的真实场景和社交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并将他们的人类行为研究带入虚拟世界。

“第二人生”允许研究人员研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场景,例如将一个人置于另一个人的身体中、改变物理定律,甚至进行其他在伦理上被禁止的实验。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通信科学家尼克·伊(Nick Yee)以“第二人生”作为他的主要实验室,他说,这个设置可以为探索人们对年龄、性别或种族的感觉提供新的方法。伦敦大学学院的另一组研究人员最近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重复了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臭名昭著的1963年实验——在该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对另一名志愿者施加看似致命的电击。结果与最初的实验相似;尽管参与者感到不舒服,但许多人仍在研究人员的要求下继续施加电击。领导该实验的计算机科学家梅尔·斯莱特(Mel Slater)表示,虚拟现实比“第二人生”更真实,但也同意,像虚拟现实一样,这款游戏有潜力成为一种强大的研究工具。

南加州大学的通信学教授德米特里·威廉姆斯(Dmitri Williams)表示,像“第二人生”这样的在线游戏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收集大量的准确行为数据。“在这些世界里,”威廉姆斯解释说,“你拥有相当于摄像头记录人们的每一个动作。”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然而,一些专家警告说,现在断言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的实验是否可以应用于真实行为还为时过早。伊小组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人对诸如个人空间和眼神交流等社交暗示的反应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但在其他情况下,例如冒险行为,人们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不同,因为死亡的代价相对微不足道。“我们需要找出哪些情况与[现实]相符,哪些情况不符,”威廉姆斯说。“我们离那一步还很远。”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