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交换

当谈判涉及根深蒂固的信念时,经济激励会适得其反

思考这个经典的假设情景:你的房子着火了,在建筑物被火焰吞没之前,你只能救出三样东西。你会拿走什么?除了笔记本电脑和外置硬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千差万别——从手写的爱情便条到有价值的硬币收藏,甚至是一件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破旧T恤。

将普通物品视为值得尊敬和保护的倾向——像对待念珠一样对待新秀卡——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这种强烈的情感并非源于任何特定的信仰或信仰体系;然而,它们具有精神品质——许多心理学家使用“神圣”一词来描述人们宣称对其具有无限或绝对承诺的物品。

如果人们将神圣的地位赋予财产,那么他们对自己的道德立场也这样做就不足为奇了。正如披头士乐队的精选集对一个人来说是音乐的巅峰,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只是贾斯汀·比伯的一张专辑一样,人们对哪些价值观是神圣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这种多样性可能会滋生巨大的冲突。例如,堕胎辩论就呈现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女性的“选择权”是神圣的,另一方则认为胎儿的“生命权”是神圣的。最近的一些研究考察了当人们最热情持有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时会作何反应。由于这些价值观经常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新的心理学见解可能有助于重塑长期存在的国际争端。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你的钱在这里不好使
神圣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强烈持有的信念;它是一种道德立场,持有者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动摇。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们在被要求妥协时的行为来确定谁认为某些价值观是神圣的。例如,新学院社会研究学院的心理学家杰里米·金格斯和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的认知人类学家斯科特·阿特兰询问印尼伊斯兰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否认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以接受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法律)不成为国家法律。研究人员认为,对这类问题回答“否”的学生持有对伊斯兰教法的神圣信念。其他人可能也强烈认为应该维护伊斯兰教法,但如果他们愿意考虑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妥协伊斯兰教法,那么根据定义,他们并不认为该价值观是神圣的。

根植于宗教信仰的价值观是神圣的,这很有道理,但人们对其他价值观也表现出如此无限的承诺。有些人认为反对自己的主队或投票反对自己的政党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有大量的金钱诱惑,他们也不会这样做。事实上,当人们被提供现金以放弃神圣价值观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特别引人注目的非理性——他们会本能地退缩,即使该提议在客观上并非不道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菲利普·E·泰特洛克将这些假设的交换称为“禁忌权衡”,因为人们对它们会做出道德上的愤怒反应;他们表达愤怒和厌恶,并在谈判中变得越来越不灵活。

重塑辩论
2007年,金格斯和他的同事在对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适得其反的效应。他们确定了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们在诸如西岸和其他争议领土的归属等关键地方问题上拥有神圣的价值观——这些人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妥协都是不可接受的。研究人员要求持有神圣价值观的受试者对几项关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核心问题的假设性讨价还价协议做出回应。当协议包括接受金钱报酬时——例如,为了放弃争议领土而获得美国数十亿美元的援助——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表达了更多的愤怒,并变得更加支持以暴力作为一种反对形式。然而,当情景包括另一方妥协其自身的神圣价值观时,例如以色列人正式放弃他们对西岸的权利或巴勒斯坦人正式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时,反对情绪会减少。

深刻的历史和宗教传统可能是许多不可侵犯价值观的根源,但一项有趣的新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对较新的问题也可能很快成为一个民族的神圣价值观。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尔泰扎·德赫加尼和他的同事询问了75名伊朗人,他们对伊朗放弃核计划的可能性有何感受,并为他们提供了四种关于裁军的答复选项,从“绝对需要发生”到“无论好处有多大都不应该做”。那些选择后者的受访者被归类为将伊朗核计划问题视为一种神圣价值观。

在表达他们对伊朗核计划的看法后,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考虑伊朗裁军的两项协议之一。一半的参与者阅读了一项协议,其中美国将减少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以换取伊朗放弃其军事计划。另一半参与者阅读了一项协议,其中美国将减少对以色列的援助,并且还将向伊朗支付400亿美元。在考虑了这些提议后,参与者预测了伊朗人民对该协议的支持程度以及他们对该协议的愤怒程度。与金格斯的研究一致,那些认为核计划是神圣价值观的人在协议中包含金钱时表达了更少的支持和更多的愤怒——即使这种安排在客观上对伊朗更有利。其他研究对象更可能欣赏援助提议。

对国际谈判的启示是明确的:当一种价值观变得神圣时,规则就会改变——提供金钱会适得其反。当双方都考虑妥协他们珍视的东西时,冲突可能最好得到解决。选择正确的措辞也可能有所帮助——泰特洛克的研究表明,强调权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可以促进冲突解决。例如,当被告知这是阻止死亡的唯一方法时,人们更愿意出售他们的身体器官用于医疗移植。最初,出售器官感觉像是一种侵犯,但当援引其他神圣价值观时,这种本能反应就会改变:利他主义和拯救生命。无论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当神圣价值观摆在谈判桌上时,了解禁忌权衡的心理学是有益的。

(延伸阅读)

  • 暴力政治冲突理性解决的神圣界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第104卷,第18期,第7357-7360页;2007年5月1日。作者:杰里米·金格斯、斯科特·阿特兰、道格拉斯·梅丁和哈利勒·希卡基

  • 新兴的神圣价值观:伊朗的核计划。《判断与决策制定》,第4卷,第7期,第930-933页;2009年12月。作者:莫尔泰扎·德赫加尼、鲁门·伊利耶夫、索尼娅·萨克德娃、斯科特·阿特兰、杰里米·金格斯和道格拉斯·梅丁

亚当·韦茨 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管理与组织学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使用来自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感知其他主体心理状态的原因和结果,并研究与社会联系、意义构建、道德和伦理相关的过程。韦茨教授的研究已发表在《心理科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和《心理学评论》等领先期刊上。为了表彰他的工作,韦茨教授获得了2008年社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学会颁发的“理论创新奖”。韦茨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颁发的国家服务研究奖,以完成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

更多作者:亚当·韦茨
SA Mind Vol 21 Issue 3本文最初以“视角:禁忌的交换”为标题发表于SA Mind 第21卷第3期(),第14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10-14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