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科尔切斯特动物园是一群山魈的家园,山魈是最大的猴子。其中一只山魈,一只名叫米莉的雌性山魈,在三岁时开始用手遮住眼睛。十二年后,米莉和她的动物园伙伴们继续做出这个手势,这似乎意味着“请勿打扰”。这个信号是猴子中报告的第一个具有文化根源的手势。
文化解释了地理上的行为差异,而不是遗传或环境差异。手势——非声音的、交流性的动作——在人类中通常是文化性的,有时在猿类中也是如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马克·E·莱德雷指出。莱德雷在 2007 年和 2008 年的夏季,总共观察了科尔切斯特山魈 100 个小时。正如二月份在《PLoS ONE》中报道的那样,他发现,与其他山魈相比,当山魈做出遮眼手势时,它们被其他山魈接近和触摸的次数明显减少。“不想被打扰的动物会使用它,”莱德雷说。
莱德雷和其他研究山魈的研究人员在其他种群中没有看到遮眼手势,这表明这是一个地方现象。莱德雷还排除了对手势出现的其他解释。米莉的眼睛没有任何医疗问题,可能促使她遮住眼睛,而且这个手势在晴天也不常见。莱德雷说,人类活动也不太可能影响山魈,因为猴子——与猿类、海豚和狗不同——不模仿人类行为。所有这些证据表明,遮眼手势是自然产生的,并且它在山魈群体内传递信息。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莱德雷引起了人们对科尔切斯特山魈手势能力的关注,他期望研究人员现在会发现其他猴子也在使用文化手势。莱德雷说,如果手势在灵长类动物中比以前认为的更广泛地执行,“用手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的能力可能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