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苗接种趋势告诉我们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距离全球疫情开始已近四年。 从好的方面来看,一些儿童免疫接种已经开始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但与此同时,在报告疫苗接种率因疫情而下降的73个国家中,几乎一半的国家已经要么停滞不前,要么继续下降。 另一方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今年早些时候报告称,全球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任度有所下降。 这也包括美国,一部新的疫情纪录片旨在探究(并展示缓解这种不信任的方法)。
这部名为《一剂强心剂》的电影可谓恰逢其时。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对疫苗安全性的信心已经下降了两年,而对虚假信息的信任度却在上升。 与此同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的一份新报告记录了2022-23学年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的有史以来最高的疫苗豁免率。
公共卫生和政策专家对此感到震惊,但并非所有人都指向相同的罪魁祸首。 阿尔伯塔大学的卫生法专家蒂莫西·考尔菲尔德等一些人指责反疫苗运动鼓吹的虚假信息和阴谋论导致了信任度下降。 著名的疫苗科学家彼得·霍特兹也是如此,他在最近一次接受《大众科学》的采访时表示,“运转良好、资金充足的反科学生态系统”正在破坏公众对疫苗的信任。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订阅来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然而,其他专家,例如研究人们不接种疫苗的各种不同原因的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家朱莉·莱斯克指出,导致人们不接种疫苗的原因更加复杂,包括心理、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是的,这确实包括了反疫苗运动积极分子的影响。 莱斯克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在后疫情时代,公众对公共卫生和政府的信任受到了严峻考验,不良行为者正在得势。” 与此同时,她还敦促科学传播者努力应对像小罗伯特.肯尼迪这样的知名疫苗反对者的吸引力。 她补充说:“我确实认为人们需要关注他所说的话背后隐藏的焦虑,而不是从表面上攻击它,或者仅仅是攻击他。”
本月首映的新纪录片生动地捕捉到了这些根深蒂固的焦虑。 《一剂强心剂》的故事在疫情初期展开,当时恐惧和困惑使社会陷入瘫痪。 然后,这部电影记录了修辞战场,一方是真诚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他们宣扬谨慎的社会措施和免疫科学;另一方是“医疗自由”的吵闹、自封的监督者,他们抨击口罩、封锁和新冠疫苗。
“我们应该听谁的,我们应该信任谁?” 这部纪录片在探索否定主义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在影片中的一次采访中,肯尼迪被要求说出他认为“对人类有益”的“历史上任何疫苗”。 我确信,如果说不出别的,至少会说出乔纳斯·索尔克和小儿麻痹症。 然而,肯尼迪却犹豫了:“嗯,我不知道答案。”
正如《纽约客》在七月份所说,这位著名政治世家的后裔“充满了阴谋论”——从中央情报局和Wi-Fi,到新冠疫苗和艾滋病的病因,无所不包。 尽管有这样的想法,或者也许正因为如此,肯尼迪作为第三方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正在飙升。 喜剧演员嘲笑他,家人也谴责和批评了他的观点。 但这无关紧要。(像唐纳德·特朗普一样,肯尼迪的超能力是无耻。) 因此,也许现在是时候像莱斯克建议的那样,与那些似乎被他的信息吸引的人们内心的不安进行对话了。
在2022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科学家写道,“一些助长疫苗犹豫的因素,例如对技术变革步伐的焦虑或政治上的无力感,并不在医学界的控制范围之内。” 作者承认,猖獗的虚假信息在破坏公众对公共卫生部门的信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仅关注信息生态系统可能会掩盖更广泛的社会文化、历史、制度和政治背景。”
这种背景对于理解某些社区的疫苗犹豫至关重要,例如长期以来在医疗保健方面面临不平等的非裔美国人,他们还对不道德的医学实验怀有历史记忆。 (《一剂强心剂》通过关注臭名昭著的、不道德的塔斯基吉梅毒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此更广泛的背景下,2022年的论文认为,疫情期间公众的严重焦虑与对医疗和政府机构的不信任的遗留问题交织在一起。 机会主义的虚假信息传播者利用了这种遗留问题。 作者总结道:“就像引发它们的病毒一样,围绕新冠肺炎和疫苗的神话和阴谋论很可能将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会与之共存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以管理的事物。”
鉴于肯尼迪最近在一个已经充斥着煽动家(包括一些在国会中将关于疫苗的危险废话政治化的人)的政治领域中崛起,这似乎很有先见之明。 这是一场灾难的配方,我们已经从臭名昭著的1月6日国会大厦暴乱中尝到了苦果。 《一剂强心剂》展示了“MAGA健康自由”集会的刺眼场面,当时主要的反对疫苗者与“停止窃选”组织者(一个由阴谋论贩子组成的联盟)联合起来,煽动华盛顿特区的愤怒暴徒。 反疫苗领导人德尔·比格特里从讲台上喊道:“我真希望我能告诉你们这次疫情真的很危险。 我真希望我能相信投票机是有效的,人们是关心的。 你们被谎言蒙蔽了!”
从那时起,MAGA和反疫苗运动继续融合成一种强大的弗兰肯斯坦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基于对专家的不信任缝合而成的,它威胁到进一步削弱公众对政府机构以及科学家的信任——至少在共和党选民中是这样。
针对这种担忧,更大的局面在疫苗方面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消息。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一项新的综合调查发现,美国人“绝大多数支持所有疫苗接种强制令”。 这与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一致。
这也表明,阴谋论和“另类事实”并没有毒害大多数美国人关于儿童免疫接种的想法。 这令人欣慰。 正如科学作家迈克尔·斯佩克特在他的2009年著作《否定主义》中所写:“选择为婴儿接种疫苗需要信念——对制药公司、公共卫生官员、医生,以及最重要的,对科学的信念。”
诚然,相当多的疫苗犹豫者已经失去了这种信念。 但莱斯克警告说,他们并非铁板一块,如果我们还希望恢复他们对科学界的信任,就不应被广泛地贴上“反科学”的标签。 关于科学传播的实地研究和文献表明,应该以尊重和同情的姿态对待不愿接种疫苗的个人。
在《一剂强心剂》接近尾声时,有一个场景反映了同理心的有效性。 当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的疫苗专家保罗·奥菲特出现在一位拒绝接种疫苗的家长主持的播客节目中时,出现了这个场景。 “你一直在说很多非常有道理的事情,”这位家长在某个时刻向他承认,然后恳求她的听众就疫苗问题进行尊重的对话。 这位家长活动家敦促她的听众“停止如此刻薄和恶劣地对待彼此”,“这样我们才能有所进展。”
这听起来像是对我们这个两极分化的时代的一个有价值的处方,总的来说; 这也是一种肯定有助于建立对疫苗的长期信任的良方,疫苗可以保护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这是一篇观点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达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编者注(2023年11月27日):本文在发布后进行了编辑,以更正纪录片《一剂强心剂》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