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新视野

特刊编辑李·比林斯介绍“宇宙的秘密”特刊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当我们凝视着宁静、闪烁的夜空时,我们看到的景象与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所见大致相同。然而,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理解,以至于不能说我们与他们持有相同的简单看法。我们现在知道世界不是平的,天空不是穹顶,星星也不是闪烁火焰从中穿过的针孔。

当然,许多谜团仍然存在。但随着每一年过去,新的发现使我们对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走向有了更好的理解。今天我们知道恒星是太阳,地球只是我们银河系中数十亿颗行星之一。科学家们正在竞相了解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寻找类地行星并研究它们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地球上的生命可以追溯到 46 亿多年前,那时我们的太阳诞生于恒星团中较大的星群中。一些天文学家即将追踪到我们失散已久的恒星兄弟姐妹,并重建太阳系最深远的历史。与此同时,其他人正在探索遥远未来生命的可能性,试图瞥见数千亿年后的宇宙。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事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在更大的尺度上,宇宙为我们提供了其他非常重要的惊喜。星系依靠看不见的、引力粘合剂暗物质结合在一起,并以加速的速度彼此远离,这是由一种只被称为暗能量的力造成的。类似的力可能在大爆炸后万亿分之一秒时活跃起来,当时宇宙的膨胀在一个称为原始暴胀的过程中短暂加速。如果暗物质、暗能量或暴胀的性质稍有不同,星系和恒星可能无法形成,从而排除我们所知的生命的可能性。

这些发现正在将科学推向未知的领域。许多宇宙学家认为,暴胀不仅导致了我们整个可观测宇宙,还导致了无限的平行宇宙“多元宇宙”。一些特立独行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循环宇宙的想法,即宇宙在死亡和重生之间永恒地振荡。物理学家也在研究信息而不是物质和能量是否构成了时空结构。

本期《大众科学》特刊的文章深入探讨了所有这些令人费解的想法以及更多内容。夜空将永远不再显得简单。

李·比林斯 是一位科学记者,专门研究天文学、物理学、行星科学和航天,并且是《大众科学》的高级编辑。他是广受好评的书籍《孤独的五十亿年:在星空中寻找生命》的作者,该书于 2014 年荣获美国物理学会的科学传播奖。除了为《大众科学》工作外,比林斯的文章还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连线》、《新科学家》、《大众科学》和许多其他出版物上。比林斯是一位充满活力的公众演说家,曾为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和谷歌做过特邀演讲,并曾担任《国家地理》、突破奖基金会、Pioneer Works 和其他各种组织举办的活动的主持人。

比林斯于 2014 年加入《大众科学》,此前曾在《SEED》杂志担任编辑。他拥有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

更多作者:李·比林斯
SA Special Editions Vol 23 Issue 3s本文最初以“天空中的答案”为标题发表于SA 特刊》第 23 卷第 3s 期(),第 1 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universe0814-1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