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角度来说,人类和虎鲸在数百万年前就分道扬镳了,但这些庄严的鲸类动物与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复杂的大脑、紧密的家庭群体,以及最重要的,祖母。尽管虎鲸奶奶可能没有白发和眼镜,但她们也会经历更年期——这在动物王国中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已知只影响两种非人类物种:虎鲸和领航鲸。生物学家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物种会在失去生育能力后还能存活很久?
为了试图解开他所谓的“一个巨大的进化谜题”,行为生态学家和作家达伦·克罗夫特和他的同事深入研究了太平洋西北部两个虎鲸群体 40 年的出生和死亡数据——这些数据是通过每年调查相同的海洋地点,并通过虎鲸身上的标记和伤疤来识别个体虎鲸而收集的。雌性虎鲸在 30 多岁或 40 多岁时停止繁殖,但可以活到 90 多岁,而且后代与母亲留在同一个群体中。此前,该团队已经确定,绝经后的雌性虎鲸会帮助它们的成年后代生存,并且是重要的群体领导者。“这些年老的雌性实际上充当了生态知识的存储库,储存着何时何地寻找食物的信息,”克罗夫特解释说。
这些发现与祖母假说相吻合,该假说认为,进化偏爱长寿的祖母,因为她们支持自己的孩子繁殖,并帮助确保孙辈的生存。然而,研究人员怀疑,拥有年长雌性虎鲸的价值不足以推动更年期的进化(例如,年长的雌性大象是母系氏族的首领,但会繁殖到死亡)。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他们决定检验最初为古代人类开发的生殖冲突假说,该假说认为更年期的进化是因为年长的雌性与群体中更多的成员有亲缘关系,但与年轻的雌性相比,其生殖竞争能力较弱。当研究人员用虎鲸检验这一假说时,他们发现年长的雌性确实在群体中拥有更多的亲属,并且当祖母和她们的女儿同时繁殖时,祖母的后代不太可能存活下来。因此,该团队在 1 月份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道说,年长的雌性从生殖竞争转向合作为其亲属谋福利。克罗夫特说,然而,这些发现并没有否定祖母假说——相反,它们是对祖母假说的补充,提供了一种可能推动更年期进化的具体机制。
动物智力神经科学家和专家洛里·马里诺领导着鲸类动物保护区项目,她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她对此表示赞同。“对于复杂动物的复杂行为来说,通常永远不会只有一种解释,”她说,并补充说,尽管人类和虎鲸生活在非常不同的环境中,但它们相似的社会结构导致了它们的行为趋同。克罗夫特对此表示赞同:“我们可以在虎鲸和人类之间得出这些相似之处——我只是觉得这绝对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