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人生的新维度

研究表明,欣赏日常之美可能与拥有宏大的人生目标同样重要

当我们思考充满意义的生活时,我们常常关注那些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亚伯拉罕·林肯、马丁·路德·金和纳尔逊·曼德拉肯定觉得自己的一生很有价值。但我们这些在平凡生活中辛勤劳作的普通人呢?

许多学者认为,主观上有意义的存在通常归结为三个因素:感觉自己的人生是连贯的且“有道理”,拥有清晰且令人满意的长期目标,以及相信自己的人生在宏大的格局中很重要。心理学家将这三件事称为连贯性、目标和存在的重要性。

但我们认为还有另一个要素需要考虑。想想漫长冬季过后你停下来欣赏的第一只蝴蝶,或者想象一下在一次新鲜的徒步旅行后山顶上的风景。有时,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微小的美丽时刻。当人们乐于欣赏这些体验时,这些时刻可能会提升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看法。我们称这个要素为体验式欣赏。这种现象反映了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深刻联系感,以及从这种联系中提取价值的能力。它代表着对生活中固有美的发现和赞赏。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最近,我们开始在一系列研究中更好地理解这种欣赏形式,这些研究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涉及 3000 多名参与者。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感兴趣的是,即使我们考虑了连贯性、目标和存在重要性这经典三要素的影响,体验式欣赏是否仍然与一个人的意义感相关。如果是这样,体验式欣赏可能是一个对意义的独特贡献因素,而不仅仅是这些其他变量的产物。

作为我们想法的初步测试,在新冠疫情的早期阶段,我们让参与者评价他们对不同应对压力的策略的认可程度。我们发现,那些通过关注对生活之美的欣赏来管理压力的人,也报告说生活非常有意义。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要求参与者评价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同意各种陈述,例如“我对生活的美有很高的欣赏力”和“我欣赏各种各样的体验”,以及其他与连贯性、目标、存在重要性和生活中普遍意义感相关的陈述。我们的结果表明,人们越表示他们“欣赏生活”及其许多体验,他们就越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事实上,即使我们控制了有意义生活的其他方面,这两个要素也密切相关。在随后的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我们发现,被要求回忆过去一周中最有意义事件的参与者通常报告说在那些时刻有很高的体验式欣赏。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实验中,我们给人们布置了特定的任务,并再次要求他们报告他们对与目标、重要性等相关的陈述的认同程度。在一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与观看更中性的视频(例如木工教学视频)的参与者相比,观看令人叹为观止的视频(例如 BBC 纪录片《地球脉动》的开头片段)的参与者报告说,他们对生活中的体验式欣赏和意义感更强。同样,与仅仅写过去一周他们去过的普通地方的参与者相比,写下他们最近一次心怀感激的经历的参与者,事后有更强的意义感和体验式欣赏。

结果证实了我们最初的理论:欣赏小事物可以让生活感觉更有意义。但应用这种洞察力可能很困难。我们现代、快节奏、以项目为导向的生活方式让每一天都充满了目标。我们一直在奔波,并试图在工作和休闲中最大化产出。这种对未来结果的关注使得我们很容易错过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然而,生活发生在当下。我们应该放慢脚步,让生活给我们带来惊喜,并拥抱日常中的意义。正如印度前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 1950 年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只要我们睁大眼睛去寻找,我们就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冒险。”

您是一位专门研究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或心理学的科学家吗?您是否读过最近发表的同行评议论文,并想为“心灵 Matters”撰写文章?请将建议发送至《大众科学》的“心灵 Matters”编辑黛西·尤哈斯,邮箱为 pitchmindmatters@gmail.co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