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本应成为一种减少使地球变暖的工业气体的便捷方法。《京都议定书》规定,清洁发展机制使工业国家能够通过从较贫穷国家购买“碳补偿”来部分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在这些国家,绿色项目更经济实惠。该计划于2005年首次发放碳信用额,已转移了额外排放2.5亿吨二氧化碳(CO2)的权利,到2012年,这一数字可能会膨胀到29亿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伊沃·德·博尔断言,随着排放目标变得更加严格,碳补偿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对清洁发展机制的批评越来越多。批评人士说,尽管监管机构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很大一部分碳补偿信用额度是会计技巧制造的虚构“热空气”。结果,温室气体排放了,但在其他地方没有相应的减排。
这种会计方法植根于一个称为额外性的概念。为了获得碳信用额,一个项目的存在应归功于预期的碳信用额收入:该项目减少的排放量应是清洁发展机制不存在时本来会发生的排放量之外的额外减排量。因此,在印度建造风力发电场以取代燃煤电厂的开发商可以将这两个项目之间的碳排放量差异作为碳补偿出售——但如果风力发电场无论如何都会建造,则不能出售。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然而,许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似乎根本没有抵消碳排放。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国际河流组织发现,三分之一的清洁发展机制水电项目在获得认证之前就已经完工。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兰伯特·施耐德判断,全球清洁发展机制投资组合中有五分之二的项目也具有类似的额外性问题。斯坦福大学的气候学家迈克尔·瓦拉猜测,这个数字可能要高得多,但他说,“我们无法知道。”
位于英国多塞特郡的环境智库科纳豪斯的拉里·洛曼研究员解释说,确定哪些项目是“额外的”可能很棘手。“没有所谓的单一世界线,也没有关于没有该项目会发生什么情况的单一叙述,”他指出。“这不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相关的担忧是逆向激励。评估碳补偿项目的顾问通常会将其与项目所在发展中国家接受的做法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为该国提供了一种激励,使其采取污染最严重的路线,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获得的碳信用额。因此,出售这种人为抬高的碳信用额最终可能导致排放的碳比根本没有创建碳补偿的情况下还要多。
以尼日利亚的天然气燃烧争议为例,石油公司在那里烧掉了与石油一起发现的40%的天然气。国有企业尼日利亚阿吉普石油公司计划转而利用其夸莱工厂的废气发电,取代本可能消耗的化石燃料。该战略每年将产生150万吨二氧化碳的碳信用额用于出售。(一吨二氧化碳的碳信用额,称为核证减排量,在欧洲的售价约为15美元。)该项目被认为是额外的,因为出售碳补偿的前景激励了开发商。
但石油观察组织的活动家迈克尔·卡里克波认为这种分类“令人愤慨”——因为常规燃烧(会喷出苯等致癌物并引发酸雨)在尼日利亚是非法的。他补充说,任何公司都不应从违反法律中获利:“这就像罪犯要求付钱以停止犯罪一样。” 然而,将项目申报为额外的激励非常强大。尼日利亚的泛洋石油公司已为其处理和销售奥瓦德-奥加雷夫油田废气的努力申请了清洁发展机制批准。如果政府开始执行禁止燃烧的法律,这将使该项目失去额外性并牺牲相当大的利益。
清洁发展机制执行委员会加强了其审查程序,以改进额外性测试并减少逆向激励。例如,委员会不再接受新的焚烧HFC-23的项目,HFC-23是一种在制冷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因为它产生的意外碳信用额度已经产生了建立化工厂的动机,而唯一目的是焚烧HFC-23。(由于HFC-23的捕热能力,一吨HFC-23可以获得12,000个二氧化碳信用额度。)
一些观察家认为,清洁发展机制已经病入膏肓,无法挽救。瓦拉认为,任何修补都无法修复额外性这种“根本的设计缺陷”。去年11月,美国政府问责署警告说,碳补偿“可能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可靠的长期方法”。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确定,至少对于更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应逐步淘汰清洁发展机制,而这些国家将受到压力,接受具有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另一项提议是用一项基金取代清洁发展机制,供发展中国家建设绿色项目,而不产生碳信用额——从而消除整个额外性概念。
然而,取消清洁发展机制和其他碳补偿可能很困难,因为它们是工业国家实现其排放目标的最简单方法。美国正在考虑一项法案,到2020年将排放量大幅减少20%,但其规定非常慷慨,以至于显然该国只需购买碳补偿即可实现其目标。清洁发展机制的命运将在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谈判中决定。
为污染者买单
世界银行本应鼓励可持续性,但其为碳补偿提供的许多资金具有讽刺意味地流向了污染者。例如,世界银行的私营部门贷款部门正在为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家燃煤电厂提供资金,该电厂每年将产生2570万吨二氧化碳。世界银行还希望从同一家工厂的节能工艺产生的每年价值300万吨碳补偿的销售中获得经纪费。华盛顿特区政策研究所的珍妮特·雷德曼指责说,世界银行碳融资组合的五分之四投资于煤炭、化工、钢铁等污染行业的碳补偿。
注:本文最初发表时的标题为“热空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