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力量

中国本土的非政府组织充当着这个国家的环保良知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北京一家杂志《经济学人》2004年的一期封面写道:“中国的新社会力量”。该文提及国内环保团体反对在该国修建大型水坝的工作。这些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在环境、公共卫生和法律问题上进行斗争的组织——已经开始成为政府一味追求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制衡力量。这些非政府组织已成为中国后天安门时代政治行动主义的新生力量。

它们的生存之道在于不与政府直接对抗,而是采取更微妙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变革。“环保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政治体系内,在推进透明度、法治和官方问责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伊丽莎白·C·伊科诺米在今年二月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指出。“通过这个过程,它们已经成为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

绿色流域是一个致力于河流管理问题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它组织云南省的农民保护湿地并反对修建水坝。在那里的政府项目威胁到农民和渔民(其中许多是少数民族)的生计。该组织发起了一场成功的运动,暂停了一项在怒江上修建13座水坝的计划,怒江穿过云南偏远的峡谷。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边地区命名为世界遗产地几周后,于2003年宣布了该项目。2004年夏天,该组织制作了一部关于居住在有12年历史的漫湾大坝附近的农民贫困生活条件的地下纪录片,政府曾吹捧该大坝是发展的典范。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该组织的组织者于晓刚是一位环境科学家,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他说明了政府与这些团体之间暧昧的关系。几个政府机构组织的一项竞赛将他的小组评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十大范例之一,以表彰其在保护拉市流域方面的工作。但最近,警察没收了他的护照,并禁止他离开中国。

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是一种新的现象,仅可追溯到1994年,当时政府允许建立通常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生存的独立组织。第一个利用这一机会的团体是自然之友,该组织在保护金丝猴和藏羚羊等问题上采取了立场。

七十三岁的梁从诫是一位前历史教授,也是该组织的创始人,他继续公开谈论为追求经济发展而付出的环境代价。梁从诫一些经常被引用的言论给中国的经济奇迹泼了冷水。“如果中国人想过上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我们需要四个地球的资源才能做到,”他说。

尽管自然之友经常与政府合作,但这种关系仍然可能很脆弱。2002年,政府向自然之友发出最后通牒:驱逐王力雄,否则就关闭大门。王是该组织的创始董事会成员之一,并且是两位面临处决的藏族僧侣的支持者。这种紧张关系可能会建立一种动态,划定政治和环境改革的道路。

加里·斯蒂克斯,《大众科学》心理与脑部主题的高级编辑,编辑和报道推动脑科学走向生物科学前沿的新兴进展。斯蒂克斯编辑或撰写过封面故事、专题文章和新闻,主题广泛,从一个人沉浸在思考中时大脑中发生的事情,到减轻抑郁症等情绪障碍的脑植入技术的影响。在接管神经科学领域之前,斯蒂克斯作为《大众科学》的特别项目编辑,负责该杂志年度的单一主题特刊,构思和制作了关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查尔斯·达尔文、气候变化和纳米技术的特刊。他负责的一个关于时间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特刊获得了国家杂志奖。斯蒂克斯与他的妻子米里亚姆·拉科布共同撰写了一本技术入门书,名为《谁在乎千兆字节?技术困惑者的生存指南》。

更多作者:加里·斯蒂克斯
大众科学杂志 第293卷 第6期这篇文章最初以“变革的力量”为标题发表在大众科学杂志 第293卷 第6期 (), p. 58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05-58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