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将学校变成安全区,而非战区

教育设施被用于武装冲突——当时孩子们还在里面。我们需要阻止这种情况

格洛丽亚·皮齐利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2017年10月,乔伊·比沙拉向联合国安理会成员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她是2014年尼日利亚一所寄宿学校近300名被伊斯兰组织博科圣地绑架的女孩之一。她向全场肃静的听众描述了她在被抓后如何从一辆行驶的卡车上跳下来,并在灌木丛中奔跑数小时才得以逃脱。她的100多名同学仍然被囚禁。

在绑架事件发生前,女孩们——以及她们的家人——认为她们身处一个致力于学习和乐趣的地方。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学校本应是安全区,而非战区。

然而,在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在世界各地,军队将学校和大学用作军营、观察哨、武器库或审讯中心。“全球保护教育免受袭击联盟”由主要的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NGO)组成,如人权观察,自2013年以来记录了一系列事件,包括在32个国家涉及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和大学的杀戮、酷刑、绑架和强行占领。仅在2016年,联合国就记录了在20个被指定为冲突国家的18个国家中,近500所学校遭到袭击的事件。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饱受冲突蹂躏的地区,保障学校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教育场所不仅仅是学习阅读和计数的地方;它们还可以作为逃避战争地区心理影响的避难所,以及提供健康信息和防护措施指导的中心,例如避免地雷的方法。

一份名为《安全学校宣言》的文件于2015年在奥斯陆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该宣言是在与外交部、国防和教育官员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其他团体协商后制定的,其中规定各国同意协助袭击学校的受害者;帮助维持课堂运转;调查暴力事件;促进“对冲突敏感”的教育政策,以缓和社会或种族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实施各种其他措施。

数十个国家已经签署了该宣言,但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有10个国家未在名单上,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和英国。这些国家的官员辩称,认可该宣言会增加他们超出《日内瓦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定的承诺。

签署国不受该协议的法律约束,但这绝不意味着它是一个空洞的声明。许多签署国已经采取具体措施来保护学校。例如,索马里国防部扩大了其儿童保护部门。阿富汗教育部在试图移除学校设施中的军事检查站和营房时,援引了该宣言。尼日利亚加强了学校安全。努力不仅限于争取政府的帮助。非政府组织已寻求引导非洲、亚洲和中东的武装反对团体远离占领学校。

将保障学校安全的问题提升到国际舞台已经开始产生实际回报。尽管如此,学校操场或大学校园的神圣性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吸取的教训。保护学校和教师的想法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公元33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告诉他的臣民,文学教授免除了在其家中驻扎士兵的义务,以便“他们可以更容易地培养更多人在文科方面的能力”。君士坦丁一世并不是唯一一位做出此类声明的罗马统治者。

就在比沙拉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同一个月,饱受战争蹂躏的也门(那里的学生遭到沙特空袭丧生)成为第70个签署《安全学校宣言》的国家。其他尚未签署的国家都应效仿。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