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 5 万年前,巨兽曾在澳大利亚大陆上漫游,包括犀牛大小的袋熊亲戚、鳄鱼一样长的巨蜥、沉重的袋鼠和“有袋狮”。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并重建了一种 6.5 英尺高、500 磅重不会飞的鸟的头骨,他们将其昵称为“巨型鹅”,从而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该物种祖先的猜测。
1893 年,骑骆驼的古生物学家挖掘出了一具几乎完整的巨鸟骨骼,这只鸟在数万年前陷入了南澳大利亚卡拉邦纳湖的泥潭中。弗林德斯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菲比·麦金纳尼最近获得了博士学位,她说,虽然它的身体保存得非常完好,但它的化石头骨却“非常糟糕”——易碎、破碎且变形。
由于没有清晰的头部图像,许多科学家认为这种名为Genyornis newtoni的鸟是鸸鹋的巨型版本,鸸鹋是一种类似鸵鸟的不会飞的平胸鸟,今天仍然在澳大利亚漫游。其他人认为它是一种陆禽,如鸡。但这些都只是猜测。麦金纳尼解释说,所有大型鸟类从颈部向下看都大致相似。她说,无论鸟类的进化谱系如何,“当身体变得庞大且不会飞时,所有相同的事情都会发生”:粗短的翅膀、宽阔的臀部、粗壮的腿。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麦金纳尼说:“头骨将保留那些更复杂的家族指标。”“因此,在过去 120 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头骨化石。”
现在,麦金纳尼和她在弗林德斯大学的同事们已经找到了它们。在周一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并图解了一个完整的Genyornis头骨,以及他们在 2013 年至 2019 年间在卡拉邦纳湖出土的一系列保存完好的部分头骨。“当看到头骨完全从基质中出来并摆脱周围的泥土时,绝对是一个‘哇’的时刻,”麦金纳尼说。“我们真的不确定会发生什么,我们不断发现隐藏在其中的头骨新部分。”

根据化石材料,对关节中的Genyornis newtoni头骨进行的艺术重建。
雅各布·C·布洛克兰
化石揭示了一张独特的面孔——与任何其他现存或已灭绝的鸟类都截然不同,但与鸭子或鹅最相似。这表明Genyornis属于雁形目:一个鸟类目,也称为游禽,范围从鸭子到天鹅再到南美洲的叫鸭。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古生态学家尼克·罗伦斯说,“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与这些鸟类相似的生物”,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它们是真正独特的澳大利亚岛屿实验,与考拉和袋鼠一样独特,”他补充道。“有了这项惊人的新发现,我们现在实际上可以开始重建这种动物的进化和行为。”
Genyornis喙的宽阔张口、强有力的咬合和肌肉附着表明它具有精细的运动控制能力,这使得研究人员推测这种鸟通过从水边植物上撕扯叶子和果实来觅食。头骨化石还揭示了适应水生栖息地的结构,例如防止水进入耳朵的结构——麦金纳尼说,这进一步证明这基本上是一只依赖淡水栖息地的巨型鹅。
澳大利亚原住民可能遇到过Genyornis。巨鸟是岩画和故事中的特色,至少在一种原住民语言中有一个词语表示“巨型鸸鹋”。
一些研究人员将大量烧焦的蛋壳碎片解释为人类烹饪和食用Genyornis蛋的证据,但蛋壳的身份仍然存在争议。
科学家们仍在争论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群消失的原因。当人类到达这片大陆时,它曾经郁郁葱葱的景观已经干涸。灭绝可能是由气候变化、狩猎或两者兼而有之引发的。如今,卡拉邦纳湖大多是干燥、咸涩且没有树木的——对于一只喜欢水的巨型鹅来说,这里不是一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