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清洁和道德纯洁在宗教、语言和其他人类行为中有着长期的联系。“清洁近乎虔诚”;普通话中“小偷”的说法是“一双脏手”;而且,也许最著名的是,麦克白夫人为了抹去谋杀邓肯后的一点血迹而拼命地洗手。多伦多大学的行为研究员钟晨博和西北大学的凯蒂·利尔延奎斯特在一系列针对本科生的实验中探讨了这种所谓的“麦克白效应”。研究表明,至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你可以洗掉你的罪过。
在第一项研究中,60名西北大学的学生被隔离,并被要求描述他们在生活中做过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在完成这项练习后,他们被呈现了一系列六个单词片段,其中三个——例如 W_ _ H ——可以用一种清洁的方式(WASH)或一种不相关的方式(WISH)来完成。那些刚刚回忆起不道德行为的人更有可能产生一个清洁的词。随后一项类似的针对 32 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在回忆起不道德的记忆后,与没有接受测试且偏好不明显的受试者相比,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免费的消毒湿巾而不是免费的铅笔。
在另一项研究中,27 名受试者手抄了一则道德或不道德的故事。在道德版本中,一位律师帮助了他的同事,而在不道德的版本中,这位律师破坏了他。然后,学生们对产品进行评分,包括肥皂或牙膏等清洁产品。正如预期的那样,抄写了不道德故事的学生对清洁产品的评价明显高于他们的“道德”同伴。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尽管这些研究似乎表明,道德污点会产生对身体清洁的渴望,但钟和利尔延奎斯特想知道,这种对清洁的需求是否真的会驱动行为。在要求另外 45 名学生回忆他们过去的不道德行为后,研究人员向其中 22 名学生提供了一张消毒湿巾,而让其余的学生处于“不清洁”的状态。然后,他们要求无偿志愿者帮助一位绝望的研究生进行另一项研究:根据 9 月 8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结果,处于不清洁状态的人中,有 74% 的人提供了帮助,而那些已经清洁过自己的人中只有 41% 的人提供了帮助。钟说:“洗手可以减少身体上的厌恶感,但也可以减少道德上的情绪。”
在发现了这种无意识的联系后,钟和他的同事希望探索这种联系的根源——无论是在文化、语言还是心理中——以及它的含义。“环境清洁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他问道。“我们的研究将试图证明,从不清洁的环境到社会行为可能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许如果麦克白帮助他的夫人保持家庭清洁,他们就不会从事如此肮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