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一想

加入我们科学爱好者的社群!

大脑天生就是为了多任务处理而构建的,只要任务需要不同类型的感知。一些科学家提出,当大脑处理来自任何感官的信息时,这些数据随后会被转换为抽象代码。这种“代码中心”理论有助于解释我们如何将通过一种感官学到的规则转移到另一种感官。

但是,这也表明我们应该容易混淆同时来自两种感官的信息,因为它们都会被简化为相同的代码。为了检验这一预测,印第安纳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康威和康奈尔大学的莫滕·克里斯蒂安森评估了人们辨别计算机屏幕上的物体序列或耳机中播放的声音中的复杂模式的能力。声音或物体的出现基于两组复杂的、人为设定的规则,也称为“语法”。

当语法单独通过视觉或听觉训练呈现时,受试者能够学习任何一种语法。“代码中心”理论会预测,当两种语法在同一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感官呈现时,受试者应该无法区分它们。但事实并非如此。


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业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


相反,他们仅在通过学习时使用的相同感官刺激呈现语法时,才认为该语法是正确的。令人惊讶的是,无论语法是一次呈现一个还是通过不同感官一次呈现两个,人们学习语法的效果都一样好——这对多任务处理者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但是,如果两种语法都使用非常相似的刺激呈现,例如两组抽象形状或两组虚构词汇,则表现会直线下降。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