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正在吸收過多的太陽能並持續升溫。與其擺弄混合動力汽車和外形奇特的燈泡,為什麼不直接建造一把行星大小的陽傘來為我們遮陽?或者建造一片碳洗滌器森林,以淨化空氣中吸熱的氣體?
這種宏大的“地球工程”方案,旨在讓我們擺脫氣候危機,吸引了我們所有人內心的夢想家。如果說技術讓我們陷入了困境,也許技術也能讓我們擺脫困境 [參見羅伯特·昆齊格的“地球的遮陽傘”]。地球工程曾經被認為是邊緣科學,但隨著化學家保羅·J·克魯岑兩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它獲得了尊重。克魯岑是一位環保英雄——他因在臭氧層空洞方面獲得諾貝爾獎的工作,促成了對氟利昂和其他破壞臭氧層化學物質的禁令。
只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副作用。研究最充分的提議是將硫酸鹽氣溶膠泵入高層大氣以阻擋陽光,這將會造成自身的問題。硫酸鹽會減緩或逆轉臭氧層的恢復;它們也可能減少全球降雨量,而且降雨會更酸。而這些只是可預見的影響。氣溶膠是氣候系統中最不被理解的方面。
關於支持科學新聞報導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通過以下方式支持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導 訂閱。通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其次是成本。最昂貴的地球工程方案,即像天文海灘傘一樣在太空放置巨型遮陽傘,其價格也高得驚人:超過 5 萬億美元。碳洗滌器陣列也好不到哪裡去:超過 1.6 萬億美元。更便宜的方案——向海洋浮游生物投放鐵元素,發射自動化船隊噴灑鹽水氣溶膠——成功率較低,但每年仍需數百億美元。
第三是地球工程可能鼓勵的虛假安全感。假設建造了一把遮陽傘並且確實有效。這將減輕政治家的壓力;減排似乎不再那麼緊迫。然而,二氧化碳將繼續在大氣中積累——突破大多數氣候學家現在建議的上限 450 百萬分體積濃度 (ppmv) 水平,然後超過許多當前政策倡議的目標 550 ppmv 標誌,最終達到 1,000 ppmv,這是地球自恐龍時代以來未曾見過的水平。如果我們哪怕短暫地放鬆對遮陽傘的維護——因為戰爭、經濟蕭條或簡單的冷漠——遮陽傘就會升起,一個世紀的升溫將會衝擊我們。
支持者認識到這種風險,並將地球工程僅僅視為權宜之計,以爭取時間進行減排,而減排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實現。但是爭取時間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推遲減排的每一年,都會使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艱鉅。複合的邏輯主張首先關注減排,並將地球工程項目作為備用——而不是反過來。
國際集體行動可能並非完全可靠的可能性,引出了地球工程的第四個,也許也是最棘手的障礙:地緣政治。想像一下,如果中國製造的硫酸雲飄過太平洋,或者美國為減少海岸洪水而做的努力在中亞引發乾旱。各國將如何應對此類挑釁,而不是將其視為戰爭行為?
高成本、意外後果、不確定性、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國際爭吵:如果這些問題聽起來很熟悉,那是因為氣候懷疑論者也對減排計劃提出了完全相同的批評,例如《京都議定書》。不同之處在於,地球工程甚至更糟。減排可能具有挑戰性,但科學已得到充分證實,大多數技術已經存在,成本可以分攤到自然資本更換週期中,公眾意識很高,碳市場等國際機構正在紮根。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註:本文最初以標題“難以掩蓋的困難”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