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在2.5亿年前,地球并不宜居。 那是因为在二叠纪末期,地球上约90%的海洋生物和80%的陆地生物已经灭绝。 大规模物种灭绝的确切原因尚有争议,其中两种主要理论分别是西伯利亚的大规模火山活动或与陨石的撞击,类似于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 今天,《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新发现支持了撞击假说,并认为由此产生的陨石坑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附近的海底。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卢安·贝克尔和她的同事研究了石油公司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钻探的两个岩芯,这些岩芯位于澳大利亚海岸附近被称为贝杜高地的地质构造中。“当我们看到岩芯的那一刻,我们就认为它看起来像撞击角砾岩,”贝克尔说。具体来说,该团队发现了他们所说的证据,即陨石撞击地球并形成125英里宽的贝杜时形成的明显熔融层。支持他们关于贝杜是陨石坑的论点的另一个证据来自岩芯材料的年代可以追溯到2.5亿年前,误差约为450万年。再加上贝克尔及其团队先前在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收集的证据——包括冲击石英和含有地外氦和氩的富勒烯分子——新结果进一步证明,大规模撞击导致了大灭绝,科学家们说。“我们认为,大规模物种灭绝可能由撞击和火山活动等灾难在时间上同步发生来定义,”贝克尔评论道。“这就是6500万年前在希克苏鲁伯发生的事情,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仅仅是巧合。随着贝杜的发现,我认为我们不能再将同时发生的此类灾难称为巧合了。”
然而,这些发现并未最终确定导致二叠纪-三叠纪(P-T)灭绝的确切原因。 一些科学家仍然不相信贝杜实际上是一个陨石坑。 此外,尽管新论文中给出的日期与P-T灭绝的时间一致,但它还不够精确,无法被认为是与灭绝同时发生的。 贝克尔指出,该团队计划进行更精确的年代测定。 史密森尼学会的道格·欧文在华盛顿特区指出:“在过去几年中,[二叠纪末期]发生撞击的证据一直在增加。” “虽然还不是板上钉钉,但[这项新工作]使其成为更有力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