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鸟类不仅成群结队——它们还协同工作以获取食物。最近的研究表明,秃鼻鸦成为首个被观察到成功合作以获取装满食物的平台的非灵长类动物,根据6月22日发表在《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上的研究。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对秃鼻鸦(欧亚乌鸦科成员)进行了测试,方法是将食物盘放在鸟舍无法触及的平台上。一根绳子从鸟舍环绕到平台再返回。将平台拉近需要同时拉动绳子的两端,这只有在两只鸟协同工作,每只鸟拉动一端时才有可能实现。
研究人员发现,成对的秃鼻鸦自发地学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秃鼻鸦的表现如此出色感到惊讶,”主要作者阿曼达·西德说,她现在在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协调你的行动真的很难。如果你多等一秒,你就会错过机会。”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黑猩猩,以及可能还有少数其他灵长类动物,是唯一被证明有能力完成相同任务的其他物种。西德说,秃鼻鸦是非常社会化的鸟类,生活在数百个成员的群体中,并且可能面临着学习合作的进化压力。
然而,进一步的调查显示,秃鼻鸦对这项任务的理解可能不如猿类那样复杂。之前的研究表明,一旦黑猩猩了解到它需要一个伙伴来移动平台,如果它独自一人,它将不再尝试这项任务。另一方面,西德实验室的秃鼻鸦,即使在与伙伴成功获得食物后,仍然继续尝试(并失败)独自移动平台。
西德推测,这些结果可能源于秃鼻鸦和黑猩猩社群之间的差异。虽然秃鼻鸦是社会性鸟类,但它们是一夫一妻制,并终生交配,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成年秃鼻鸦社会。另一方面,黑猩猩是多配偶制,这使得关系复杂、多变且难以协商。西德说,因此,与秃鼻鸦相比,黑猩猩可能面临着进化压力,需要发展出更复杂的对合作、竞争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编者注:这篇文章最初的标题是“秃鼻鸦获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