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将于 2020 年发射新的火星探测器

新的探测器可能会收集火星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进行进一步分析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旧金山 — NASA 官员于 12 月 4 日宣布,NASA 将于 2020 年发射新的火星探测器。

NASA 科学事务副主管 John Grunsfeld 表示,这艘无人探测器的底盘和着陆系统将很大程度上基于 NASA 耗资 25 亿美元的“好奇号”探测器,该探测器自今年 8 月以来一直在火星上运行。

Grunsfeld 周二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年度秋季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全新的火星任务,我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报道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Grunsfeld 说,与“好奇号”的基本设计相似,应该能够让该机构在 2020 年的探测器任务中节省大量资金,使其预计成本降至约 15 亿美元,上下浮动 2 亿美元左右。[历史上最大胆的火星任务]

该任务的一些基本指导方针已经到位。 2020 年的探测器应帮助 NASA 为其最终目标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做准备——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是寻找这颗红色星球上生命迹象的最佳方法。

Grunsfeld 说:“我认为,毫无疑问,我们希望推进样本处理、取芯、样本分析以确定[样本]的缓存。”

根据 Grunsfeld 的介绍,新的探测器还应降落在选定的地点,因为该地点具有保存潜在生命迹象的能力。

然而,新任务的具体细节仍未确定。 它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由一个“科学定义团队”确定,预计明年夏季中期将向科学界征集仪器提案。

Grunsfeld 说:“虽然 2020 年可能看起来还很遥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好奇号”的研发工作大约花了十年时间。”

白宫提议的 2013 年联邦预算大幅削减了 NASA 火星计划的资金,促使该机构缩减规模并重新规划其红色星球活动。 Grunsfeld 说,2020 年的探测器是在这种根本性的反思之后出现的,NASA 应该能够在当前的预算情况下执行这项任务。

NASA 局长 Charles Bolden 在一份声明中说:“奥巴马政府致力于一个强有力的火星探测计划。“通过这项新任务,我们正在确保美国仍然是红色星球探测的世界领导者,同时朝着在 2030 年代将人类送往那里迈出又一个重要一步。” 

Grunsfeld 说,将探测器的发射目标定在 2020 年,使 NASA 能够继续为分别计划于 2016 年和 2018 年发射的两个欧洲主导的火星任务做出贡献——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和 ExoMars 探测器。

“好奇号”于 8 月 5 日在火星着陆,由火箭动力天空起重机降落在火星表面。 现在,它已进入为期两年的主要任务的第四个月,以确定这颗红色星球是否能够或曾经能够支持微生物生命。 这辆 1 吨重的探测器携带了 10 种不同的科学仪器来帮助完成这项任务。

并且该机构之前的探测器之一,“机遇号”在红色星球上运行了近九年后,仍然运行良好。

版权所有 2012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授权,不得发布、广播、改写或重新分发。

Mike Wall has been writing for Space.com since 2010. His book about the search for alien life, “Out There,” was published on Nov. 13, 2018. Before becoming a science writer, Michael worked as a herpetologist and wildlife biologist. He has a Ph.D.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a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science wri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Mike Wa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