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格雷戈里·M·埃里克森提供了以下关于“5吨重的跷跷板如何站起来”的解释。
科学探究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关注着暴龙细小手臂的用途。包括一些关于手臂在帮助这些动物从地面站起来的作用在内的几种理论,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讨论。美国古生物学家亨利·费尔菲尔德·奥斯本是第一个描述霸王龙的人,他最初表示怀疑,与这种巨型动物相关的相对较小的肱骨或上臂骨是否真的属于它。然而,一旦确信,他在 1906 年提出了关于其用途的第一个理论——作为交配的抓握器官。1970 年,英国古生物学家巴尼·纽曼假设,当动物使用后肢从俯卧姿势站起时,手臂实际上是作为支撑物来防止身体前部向前滑动。在这种活动中,前肢会像做俯卧撑一样伸展。其他相互竞争的理论认为,手臂是退化的(已经失去大部分用途的退化器官),或者它们在生物的牙齿被使用时充当肉钩。
这些理论中有正确的吗?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答案。然而,最近在蒙大拿州北部发现的首批完整的霸王龙前肢标本,为生物力学分析和骨骼结构观察打开了大门,从中涌现出对这些结构物理能力的新见解。有了这些新数据,手臂功能假设正在被重新分析。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现在很清楚的是,霸王龙的手无法触及它的嘴。肘部无法伸展超过 90 度角。手臂非常强壮(可能能够弯举近 400 磅),但运动范围非常有限,无论是左右还是上下。手腕相当虚弱,似乎不适合支撑大型机械载荷。与它们的艾伯塔龙“表亲”一样,幼小的霸王龙手臂在生命中经常骨折。这一事实表明,无论恐龙试图用它们做什么,它们都不太适合,更重要的是,这些动物可以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内不使用它们的手臂。
总的来说,这些发现似乎与上述理论之一——纽曼的俯卧撑理论相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霸王龙是如何站起来的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向鸟类(鸟类恐龙)寻求答案,因为它们可以在没有手臂的帮助下站起来。这仅仅是在伸展四肢之前将四肢置于重心之下的问题。我不知道有任何研究表明暴龙做不到这一点。此外,暴龙还会得到尾巴的额外帮助。从骨骼证据和艾伯塔龙的足迹(其中尾巴没有拖曳)来看,很明显暴龙的尾巴充当了平衡物——10,000 磅重的行走跷跷板。当后肢移动到身体下方的位置时,尾巴将有助于保持平衡中心回到身体上。
显然,暴龙在其一生中至少站起来过一次(在出生时),并且没有理由相信它们在整个生命中都不能站起来——无论是否配备了可悲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