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如何杀死大象

动物福利专家说,动物园缩短了大象的寿命,但他们的证据可信吗?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顽皮、淘气、深受喜爱的麦克在刚满两岁时,成为上个月在休斯顿动物园因疱疹病毒去世的最新一例亚洲象。

对于动物福利倡导者来说,每一次过早死亡都是又一个证据,表明这些重达 8,000 磅(3,625 公斤)的长鼻动物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在那里它们会变得肥胖、患病和压力过大。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动物园的生活对大象的健康有害。

由英国西萨塞克斯郡的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RSPCA) 的动物行为专家罗斯·克拉布领导的研究人员,汇集了欧洲动物园中 45 年间 4,500 多头非洲象和亚洲象的数据,并将它们的寿命与它们在原籍国保护区的大象的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比较。(使用中位数而不是平均值是为了减少年龄范围两端的极端值对结果的歪曲影响。)

他们说,非洲象在肯尼亚广阔的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可以活到 36 岁,是动物园大象 17 年寿命的两倍多。像麦克这样的亚洲象在缅甸的伐木营地辛苦劳作后,活到 42 岁的高龄并不罕见,但根据这项新研究,它们在动物园里预计只能活 19 年。

总的来说,亚洲象的婴儿死亡率在动物园里比在原生地保护区高出三倍之多。新的结果表明,圈养出生的亚洲象在动物园里的表现比野生出生的要差,这表明问题出现在妊娠期和婴儿早期。科学家们说,这些濒危动物因动物园之间的动物转移繁殖计划而进一步受损。

因此,动物园远远没有实现其长期承诺的产生自我维持的圈养种群的目标——而且它们显然没有将动物送回野外以支持那里日益减少的种群。“如果雌性 10 岁时进入动物园,到 25 岁就死了,她很难生出很多幼崽,”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 乔治亚·梅森 说。

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长期以来一直呼吁通过结束进口和繁殖计划来逐步淘汰动物园大象。然而,梅森说,她认为一旦动物园解决其所谓的弊端,进口可能会恢复,尽管她指出她的共同作者可能不同意这一观点。

尽管有这些发现,动物园的科学家否认他们的大象生活得不好。“问题在于这个话题非常情绪化,”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野生亚洲象专家、保护生物学家彼得·莱姆格鲁伯说。“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玩弄数字,只是为了证明你的观点。”

圣地亚哥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的藏品主管、种群生物学家罗伯特·维泽曾批评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早期的关于动物园大象预期寿命的研究,他说他看到了这些发现,但不愿意对此发表评论。“如果没有他们拥有的数据集,我无法说,”他说。

维泽说,这项研究充其量反映了动物园过去的管理方式,没有考虑到动物友好的变化,例如让后代与母亲待更长的时间。“动物园批评家提到的大多数关于大象的事情都是动物园的人发现的,”他说。“现在,我们可以评估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动物的护理情况。要了解我们今天做得如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圣地亚哥动物园的七头亚洲象都已 40 多岁和 50 多岁,远远超过了它们大约 42 岁的预期寿命。他说,该动物园的八头成年非洲象中有七头是从斯威士兰的姆卡亚野生动物保护区和赫兰皇家国家公园于 2003 年进口的,那里不断增长的大象种群将被捕杀。它们现在都大约 17 岁。据动物园发言人称,另一头非洲雌性象坦波,之前曾在电视连续剧《天生自由》中出现过,在动物园已经 20 年了,现在可能 36 岁了。

维泽认为,动物园对于那些可能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的游客来说非常重要。他认为,通过这样做,他们与大象等动物建立了个人联系,鼓励他们向其原籍国的保护项目捐赠时间和金钱,以保护它们。

而且,与圈养相比,野外的生活并不特别田园诗般:在安博塞利样本的 1,089 头大象中,有 142 头被仪式性长矛刺杀、枪伤或其他事故杀死。此外,维泽指出,生存能力不是衡量动物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梅森也承认这一点。

“寿命并非一个明确的指标,”她说。“也许超重绝对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你只是像荷马·辛普森一样生活。”

Brendan Borrell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He writes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ature, Outside, 大众科学,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and is the co-author (with ecologist Manuel Molles) of the textbook Environment: Science, Issues, Solutions. He traveled to Brazil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ngabay Speci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ollow him on Twitter @bborrell.

More by Brendan Borrell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