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隱藏遺產

大多數人認為食源性疾病只會帶來幾天發燒和腹瀉的不適,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產生終身後果

科萊特·齊亞杜爾多年來一直努力理解女兒的關節問題。達娜現在14歲,她從小就抱怨膝蓋和腳踝疼痛。疼痛讓她晚上睡不著覺,迫使她叫醒父母要止痛藥,並讓她無法參加學校的體育運動。儘管如此,兩位兒科醫生和一位骨科醫生都將問題診斷為“生長痛”,認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

後來,在達娜11歲時,齊亞杜爾參加了一項關於食源性疾病的調查。問卷來自一個名為“安全餐桌優先”(現為STOP食源性疾病)的組織,該組織正在向疫情倖存者徵集他們的康復細節。達娜三歲時,曾在醫院住了兩個星期,是50名因食用被沙門氏菌污染的哈密瓜而生病的人之一。調查列出的感染併發症中,有一種稱為反應性關節炎的關節損傷症狀。

齊亞杜爾感到非常震驚。她為達娜找到了一位風濕病學家,醫生證實疼痛是由關節炎引起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解釋。然後她回顧了達娜的醫療記錄。在達娜住院的第10天,一位護士記錄下這個年輕人跛行並抱怨關節疼痛。那些被遺忘已久的症狀是否可能是關節炎的最初跡象,從她的身體對沙門氏菌感染做出反應時開始?“沙門氏菌和關節炎之間可能存在聯繫,這從未在我腦海中閃現過,”
齊亞杜爾說。“而且這也從未在大多數醫生的腦海中閃現過。”


支持科學新聞報導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通過以下方式支持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導 訂閱。通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食物中毒——我們認為它只會持續幾天——實際上可能會產生終身後遺症,這是一個可怕的想法。在醫學術語中,這種“後遺症”的發生率一直被認為很低,但直到最近才有很多研究人員研究這個問題。幾個科學團隊的新發現表明,這種現象比任何人想像的都更常見。

一個常見的問題?
即使只計算最初的急性發病,食源性疾病也對公共衛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2011年估計,美國每年有4800萬例疾病、128,000例住院和3,000例死亡是由食源性生物引起的。(歐盟在2009年有48,964例病例和46例死亡,這是最近一年的統計數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服務處計算出,僅細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成本至少為67億美元,其中包括醫療保健、過早死亡和生產力損失。試圖追蹤慢性影響的研究人員表示,實際費用要高得多。

“人們不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全部後果,”明尼蘇達州衛生部的柯克·史密斯說,該部門將其調查員借調到美國各地。“他們認為你會腹瀉幾天,然後就好了。他們不明白存在一系列慢性後遺症。儘管它們中的任何一種單獨來看可能並不常見,但當你把它們放在一起時,它們加起來就很多了。”

長期後果不僅限於像達娜那樣住院的人。在那些經歷過看似輕微的發燒、嘔吐或腹瀉的人身上也記錄到這些後果。後果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感染後的反應性關節炎、泌尿道問題和眼睛損傷;彎曲桿菌感染後的格林-巴利綜合徵和潰瘍性結腸炎(一種慢性腸道炎症);以及大腸桿菌O157:H7感染後的腎功能衰竭和糖尿病。這些生物非常常見:聯邦調查人員已在肉類、牛奶、家禽、雞蛋、海鮮、水果、蔬菜甚至加工食品中發現它們。

隨著研究人員回顧食源性疫情,他們不僅證實這些併發症出現在倖存者身上,而且還增加了可能發生的疾病列表。一項針對1997年至2004年間因食物生病而住院的101,855名瑞典居民的調查發現,例如,他們的主動脈瘤、潰瘍性結腸炎和反應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高於正常水平。對澳大利亞一個主要省級健康數據庫的回顧顯示,與同一地點和時代出生但未感染此類感染的人相比,那裡感染任何細菌性胃腸道感染的人患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另一種慢性腸道疾病)的可能性高出57%。在2005年西班牙爆發沙門氏菌疫情幾年後,248名受害者中有65%表示他們出現了關節或肌肉疼痛或僵硬,而未受疫情影響的對照組中只有24%的人這樣說。

美國很少進行全面的分析。史密斯說,傳統上,與食物相關的調查旨在在疫情爆發期間尋找和採訪受害者。由於急性疾病最多持續幾週,因此很少有人關注之後對受害者的追蹤——這可能非常複雜,因為他們可能會去看不同的醫生,甚至住在不同的州。

美國的研究之一發表於2008年,追蹤了2002年至2004年間明尼蘇達州和俄勒岡州的食源性疾病受害者。研究人員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一個名為“食源性疾病主動監測網絡”(FoodNet)的監測項目收集的記錄,確定了要聯繫的人,該網絡收集了由10種不同生物引起的實驗室確診感染的報告。在4,468名受害者中,有575名(13%)報告了後來符合反應性關節炎的症狀,儘管大多數人——與達娜不同——從未被專家診斷出來。

食源性疾病與長期健康後果之間的聯繫可能是一種巧合,儘管倡導者表示這種可能性很小。證明這種聯繫的更好方法是在受害者首次生病時就確定他們,並在之後的幾年裡追蹤他們,這是一種稱為前瞻性研究的研究安排。全球範圍內有一些這樣的研究,最近完成的一項研究——也是北美唯一的一項研究——令人震驚且具有說服力。

2000年5月,在暴雨將農田的糞便沖入安大略省沃克頓的含水層後,該鎮的飲用水被大腸桿菌O157污染。超過2,300人,約佔該鎮人口的一半,不久後出現發燒和腹瀉。2002年,安大略省政府資助了沃克頓健康研究,以評估受害者可能持續存在的任何健康影響。2010年,該研究公佈了其結果:與沒有嚴重疾病的居民相比,在疫情期間忍受了數天腹瀉的人在疫情爆發後的八年中,患高血壓的可能性高出33%,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高出210%,患腎臟問題的風險高出340%。

這些結果不僅限於那些發生大腸桿菌O157感染最嚴重後果的人。即使是症狀較輕的沃克頓居民也經歷了循環系統問題,如果沒有前瞻性監測,這些問題也不會與大腸桿菌聯繫起來。該研究的負責人、西安大略大學腎臟病學教授威廉·F·克拉克表示,這一發現表明大腸桿菌感染的遲發性效應可能有多麼普遍。克拉克建議,此類疾病的倖存者應每年檢查血壓,每兩三年檢查一次腎功能。

鑑於很少有科學家研究這個問題,大多數問題都是在患者倡導團體的幫助下才被曝光的。STOP最初的調查,科萊特·齊亞杜爾也參與了其中,收集了患者的第一手資料。隨後,非營利組織“食源性疾病研究與預防中心”於2009年發布了一份白皮書,揭示了埋藏在醫學文獻中的關於長期後遺症的研究。

該組織現在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撥款,用於研究如何最好地研究持久後遺症的頻率。倡導者希望公共衛生機構建立更好的機制來識別和追蹤受害者,並且像克拉克一樣,他們認為受害者應盡快與預防性醫療保健聯繫起來。

該中心聯合創始人芭芭拉·科瓦爾奇克說:“我們希望確定疾病的真實負擔,因為這是決策者用來決定什麼是公共衛生優先事項的依據。”“只要我們只關注食源性疾病的急性形式,而不關注長期健康後果,我們就會低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瑪琳·麥肯納是一位專注於公共衛生、全球健康和食品政策的記者,也是《科學美國人》的特約編輯。她是《大雞:抗生素如何創造現代農業並改變世界飲食方式的不可思議的故事》(國家地理圖書,2017年)的作者。

更多作者:瑪琳·麥肯納
科學美國人雜誌 第306卷 第4期本文最初以“食物中毒的隱藏遺產”為標題發表於《科學美國人》雜誌 第306卷 第4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2012-6olDTae4xwZLs1pe43QwOK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