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告诉我们不应依赖于目击者证词

目击者证词是不可靠的,而且往往是令人震惊地不准确

1984年,柯克·布拉兹沃思被判犯有强奸和谋杀一名九岁女孩的罪行,并被判处毒气室死刑——这一结果主要依赖于五名目击者的证词。在布拉兹沃思服刑九年后,DNA检测证明他是无辜的。《无罪项目》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击者的这种毁灭性错误并非罕见。《无罪项目》是一个隶属于叶史瓦大学本杰明·N·卡多佐法学院的组织,该组织利用DNA检测为被错误定罪的罪犯洗脱罪名。自20世纪90年代DNA检测首次引入以来,《无罪项目》的研究人员报告称,通过DNA检测推翻的239起定罪案件中,有73%是基于目击者证词。在这些被推翻的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基于两名或更多名出错的目击者的证词。为什么这么多目击者会出错呢?

目击者辨认通常包括从警方列队中挑选出所谓的犯罪者,但也可能基于警方素描和其他方法。在挑选出嫌疑人后不久,会要求目击者做出正式声明,确认身份,并试图回忆起有关犯罪事件的任何其他细节。在审判中,这可能发生在几年后,目击者通常会在法庭上作证。由于患有某些心理障碍的人,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症,有很高的犯罪参与风险,他们也面临着目击者错误辨认的更高风险。

调查显示,大多数陪审员在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时,都非常重视目击者证词。但是,尽管目击者报告有时是准确的,但陪审员不应不加批判地接受这些报告,因为有许多因素可能会使这些报告产生偏差。例如,陪审员倾向于更重视那些报告说他们对自己的辨认非常有把握的目击者的证词,尽管大多数研究表明,高度自信的目击者通常只比那些不太自信的目击者略微准确——有时甚至没有更准确。除了教育陪审员了解围绕目击者证词的不确定性外,遵守辨认嫌疑人过程的特定规则可以使证词更加准确。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有助于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重建记忆
对目击者证词不加批判的接受可能源于对记忆如何运作的一种普遍误解。许多人认为人类记忆的工作方式像录像机:大脑记录事件,然后在提示下播放事件的精确副本。恰恰相反,心理学家发现,记忆是重建的,而不是每次我们回忆时都播放出来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著名记忆研究员和心理学家伊丽莎白·F·洛夫特斯说,回忆的行为“更像是把拼图碎片拼在一起,而不是检索录像。”即使是律师的提问也可能改变证人的证词,因为记忆片段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与提问者提供的信息结合起来,导致不准确的回忆。

许多研究人员在正常人身上制造了虚假记忆;更重要的是,许多受试者确信这些记忆是真实的。在一项著名的研究中,洛夫特斯和她的同事杰奎琳·皮克雷尔给受试者提供了四起事件的书面记录,其中三起是他们实际经历过的。第四个故事是虚构的;它围绕着受试者在四到六岁时在商场或其他公共场所迷路。一位亲戚为这个虚构的故事提供了真实的细节,例如对受试者父母购物的商场的描述。在阅读完每个故事后,受试者被要求写下他们还记得的关于该事件的其他内容,或者表明他们根本不记得了。令人惊讶的是,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试者报告部分或完全记住了虚假事件。在随后的两次后续访谈中,仍有25%的人声称他们记得这个不真实的故事,这个数字与类似研究的结果一致。

鉴于基于错误的目击者证词而造成冤假错案的危险,我们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类错误?“无罪项目”已提出立法,以提高目击者辨认的准确性。这些提案包括对辨认程序进行录像,以便陪审团可以确定辨认程序是否进行得当;在列队辨认中安排与证人对犯罪者描述相符的人;告知列队辨认的观看者,犯罪者可能在也可能不在其中;并确保管理列队辨认或其他辨认程序的人不知道谁是嫌疑人。尽管只有少数城市和州通过了法律来提高目击者辨认的准确性,但似乎人们对这样做越来越感兴趣。

专家证词
此外,允许目击者辨认方面的专家在法庭上作证可以教育陪审团,并可能导致对证词进行更审慎的评估。大多数美国司法管辖区不允许此类专家进入法庭,理由是基于实验室的目击者研究不适用于法庭,而且,无论如何,其结论大多是常识,因此没有太大的启发意义。然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加里·韦尔斯和他的同事丽莎·哈塞尔已经积累了大量证据,表明实验结果确实适用于法庭证词,而且这些结果往往是违反直觉的。

科学能够并且应该为司法程序提供信息,以提高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和评估。我们看到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小进展,但我们的法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更好地确保无辜的人不会因为这种非常有影响力的证据的缺陷而受到惩罚。

容易出错的辨认
许多因素会降低目击者辨认的准确性。以下是其中一些因素:

  • 犯罪现场或辨认过程中目击者承受极度压力。

  • 犯罪现场存在武器(因为它们会加剧压力并分散目击者的注意力)。

  • 犯罪者使用伪装,如面具或假发。

  • 目击者和嫌疑人之间存在种族差异。

  • 在列队辨认或其他辨认程序中观看时间短暂。

  • 嫌疑人缺乏明显的特征,如纹身或极端的身高。

注:本文最初以“‘眼睛’说了算吗?”为标题印刷。

(延伸阅读)

  • 目击者辨认:常识和概括中的问题。加里·L·韦尔斯和丽莎·E·哈塞尔,载于《超越常识:法庭上的心理科学》。E. 博尔吉达和 S. T. 菲斯克编辑。威利-布莱克威尔出版社,2007年。

  • 目击者证词:民事和刑事。第四版。伊丽莎白·F·洛夫特斯。律商联讯,2007年。

  • 法庭上的心理科学:共识与争议。詹妮弗·L·斯基姆、凯文·S·道格拉斯和斯科特·O·利林菲尔德编辑。吉尔福德出版社,2009年。

哈尔·阿科维茨是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作者感谢洛里·马里诺对本文的慷慨帮助。

更多作者:哈尔·阿科维茨
SA Mind Vol 20 Issue 7本文最初以“‘眼睛’说了算吗?”为标题发表于SA Mind》第20卷第7期(),第68页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0-68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