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发现帮助确定大陆漂移的时间

加入我们的科学爱好者社区!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产出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报道。


皱纹不仅仅是人类衰老的祸根。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物种的9500万年前的遗骸,它们也遭受了同样的“容貌不公”。这一发现,连同对一种相关的1.35亿年前的物种的发掘,应该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古代非洲、南美洲和印度大陆何时分离。

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雷诺和他的同事在1997年和2000年的两次旅行中从尼日尔发现了恐龙遗骸。这个有9500万年历史的头骨来自科学家命名为Rugops primus的物种,其含义为“第一张皱纹脸”。这种30英尺长的生物有着短而圆的口鼻、小牙齿和坚硬的鳞片覆盖物。“很难看出哪一端是正面,但我们很快意识到我们正在观察一个脑壳,而且它可能是一种阿贝力龙——这是一个巨大的发现,”塞雷诺回忆道。此外,Rugops的头骨在其口鼻两侧各有一排七个孔,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孔可能固定着装饰性结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另一种恐龙Spinostropheus gautieri的1.35亿年前的脊椎骨,它是Rugops和其他阿贝力龙科动物的远古亲戚。

到目前为止,阿贝力龙类动物的遗骸仅在南美洲、印度和马达加斯加被发现。最新的发现是确凿的证据,表明阿贝力龙科动物及其直接祖先也存在于非洲,这表明南部大陆在大约1亿年前的狭窄时间间隔内分离。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合著者杰弗里·威尔逊解释说:“在各大陆完全分离之前,像Rugops这样的恐龙和其他动物利用狭窄的陆桥来殖民邻近的大陆,并在南极附近几度范围内漫游。”该团队在今天由《伦敦皇家学会会刊》在线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描述了这两块化石。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