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科学新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当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7月4日凌晨,深度撞击号的820磅“撞击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场天体表演,这应该会带来对彗星演化的新见解。“当物体以每小时23000英里的速度相遇时,你一定会看到巨大的闪光,”布朗大学的深度撞击号研究员皮特·舒尔茨说。
撞击产生的碎片喷流以每小时1800公里的速度从彗星的核中喷射出来。喷流指向东北偏北,颜色不均匀,表明大小不同的尘埃颗粒以略有不同的速度移动。撞击器上的仪器在与彗星相交前三秒钟将图像传回给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最后一张图像是从18.6英里的距离拍摄的。“从这么近的距离,我们可以分辨出表面上小于4米的特征,”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首席研究员迈克尔·阿赫恩解释说。“当我加入这项任务时,我想要近距离观察彗星,但这太离谱了——以一种很棒的方式。”
撞击后,温度飙升至数千开尔文,导致扰动的碎片在紫外线范围内发光。虽然彗星含有大量的冰,但这并不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深处其他的东西——来自太阳系形成的原始物质,安全地锁在彗星冰冻的表面之下,”伦敦大学学院的基思·梅森评论道。“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到底掀起了什么。”在未来的几天里,世界各地的望远镜,如智利的拉西拉帕拉纳天文台,将继续监测碰撞的余波,太空探测器,如美国宇航局的雨燕望远镜和发射该探测器的深度撞击号“飞掠”航天器也将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