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已成功从已灭绝的洞熊骨骼中提取并测序了核 DNA。 他们使用的方法或许可以应用于古代人类遗骸,例如尼安德特人的遗骸。
过去曾从人类骨骼中提取出古代 DNA。 1997 年,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斯万特·帕博 (Svante Pääbo) 及其同事从一块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并测序了 DNA。 该团队研究了来自线粒体的 DNA,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产生细胞器,它们有自己的 DNA,从母亲传给孩子。 由于细胞拥有多个线粒体,线粒体 DNA (mtDNA) 比化石遗骸中的核 DNA 更常见,因此更容易回收足够的量用于分析。 但是,mtDNA 对已灭绝物种的揭示能力是有限的。 核 DNA 是研究人员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尽管许多人怀疑获得它的可行性。
在新的研究中,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的爱德华·M·鲁宾 (Edward M. Rubin) 和一个合作团队(包括帕博)对 42,000 年和 44,000 年前的洞熊Ursus spelaeus骨骼进行了采样。 这种现代棕熊和北极熊的近亲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并且遗骸丰富。 研究人员没有像通常那样首先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复制 DNA,而是直接对古代 DNA 进行了测序,使用了为现代基因组项目开发的计算技术。 正如预期的那样,他们测序的大部分内容最终都是微生物污染物,但 6% 是洞熊核 DNA,包括 21 个基因的片段。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 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有关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在证明了他们的技术对洞熊 DNA 的有效性后,该团队希望将其应用于其他遗骸。 鲁宾评论说:“接下来,我们希望访问和评估关于其他人族物种(特别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信息,因为它们可能代表我们最接近的史前亲属。” 最近发现的弗洛勒斯人(又名“霍比特人”)也可能屈服于这种 DNA 分析方法。 他指出,然而,恐龙化石几乎肯定太古老而无法保存可行的 DNA。 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这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