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更广为人知的名称是百日咳,曾经每年使超过 10 万美国人患病。这种细菌性疾病对婴儿尤其危险,在 20 世纪 40 年代随着百日咳疫苗的引入得到了控制。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百日咳已令人担忧地卷土重来。
2012 年,美国病例数上升至 48,277 例,是自 1955 年以来最多的一次。这种复苏促使研究人员重新审视当前疫苗的工作原理,该疫苗使用百日咳杆菌的碎片来刺激抗体的产生。这种所谓的无细胞百日咳 (aP) 疫苗广泛用于 DTaP 和 TdaP 疫苗,后者还可以预防白喉和破伤风。一种含有全细胞灭活百日咳杆菌细胞的较旧配方由于其副作用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逐步淘汰。
最近的研究表明,无细胞疫苗的免疫力减弱得相对较快。例如,在 2012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确定,儿童在接种完 DTaP 的最后一剂(通常在 4 至 6 岁之间接种)后,每年感染百日咳的几率上升 42%。
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正在帮助确保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想法的、有影响力的故事的未来。
Tod Merkel 和他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同事怀疑,无细胞疫苗中潜伏着另一个缺点——它可能无法阻止疾病的传播。为了检验他们的假设,Merkel 团队的成员用百日咳感染了狒狒。一些动物接种了疫苗,一些动物从过去的一次患病中获得了自然免疫力。接种疫苗或具有自然免疫力的狒狒都没有生病,但细菌在接种了无细胞疫苗的狒狒喉咙中停留了 35 天。接种了全细胞疫苗的动物清除感染的速度几乎快了两倍。
在感染期间,接种了无细胞疫苗的狒狒能够将细菌传播给未受保护的动物,Merkel 团队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道。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教授 Eric Harvill 说,这项研究“解释了关于百日咳在高疫苗接种率人群中传播的许多观察结果”。
弄清楚不同疫苗究竟如何传递免疫力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百日咳疫苗,Harvill、Merkel 和他们的同事希望在未来几年内开发出来。“显然,自然感染和全细胞疫苗除了抗体反应之外,还在刺激某些反应,我们正在试图找出是什么,”Merkel 说。